小石潭记课件?( 五 )


生:(自读课文,且读得很投入)师:听到你心灵的的曲子没有?……是怎样的调子?怎样的节奏?又是怎样的器乐弹奏出来的?生(甲):很缓的,很低的 。生(乙):应该是古筝或琵琶或……总之,比较古典的 。生(丙):好像又有欢乐,但并不欢快 。
师:三位同学描述的跟你们内心听到的一样吗?(学生点头) 那么你们是从文中哪些文句读到的?生:(纷纷)“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 。师:(出示课件思考题)那么,柳宗元来游小石潭,到底是“乐”还是“凄”?(学生讨论,教师提示联想柳宗元的相关作品,如《始得西山宴游记》《江雪》《黔之驴》)生(甲):初一时课外背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就写“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他一直因被贬而失落抑郁,应该是“凄”多 。生(乙):他在《江雪》中写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就是他失意孤独的写照 。
师:是啊,柳宗元与刘禹锡一起参与变革,也一起被贬 。还记得刘禹锡写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怎么写的?生:(齐背)“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师;对,刘禹锡被贬到凄凉的巴山楚地,一去就是23年,柳宗元的命运也差不多,被贬来到了永州,正值三十多岁施展才华之时,一呆就是10年,后又被贬柳州 。
在永州时,他不被重视,只有游遍永州山山水水,写成《永州八记》 。如果说,李白是苦闷时“借酒消愁愁更愁”,那么柳宗元则是--生:(齐答)“借景消愁愁更愁” 。师:他是想寄情山水,优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鱼儿,的确让他忘记了忧愁,但毕竟是短暂的,空寂的环境、冰凉的石头,让他再一次涌起了失意之感 。淡淡的喜,浓浓的愁,缓缓的流淌出的是一首抑郁哀怨的古典曲子 。
老师暂时以一首相似的古筝相配,让我们以这样的让我们通过音乐解读作品的情感基调,感受作者的失意与哀伤吧 。(生齐读全文)[老师板书:《小石潭记》也是一首……曲 。(抑郁寡欢的情感)]师:读得真好,一代失意的文人其心态透过文字显现出来了 。音乐帮助我们解读了文学作品的情感基调了 。
其实呀,中国文人太多这种遭遇了:怀才不遇,抱负难施,惟有借文学抒写出来,柳宗元是一位,我们从文学作品中还了解其他人吗?生:(纷纷)李白--王安石--刘禹锡--辛弃疾--李商隐--韩愈--陆游……师:那是时代的悲剧啊!失意的文人只有借助他们的笔,寄情于山水,或抑郁、或洒脱、或大气……如果有兴趣,我想请大家利用课外时间,对这一系列的文人作一番深入的了解,从他们的作品中去走近他们内心,去感受人生挫折中的勇气与坚韧 。解读失意文人应是很有品味的事 。那么,《小石潭记》能不能是一幅画?生:可以 。师:有哪些景物?生:(纷纷数出)水、石、树、竹、鱼、蔓……师:很自然的景色,作者用很简洁的文笔就把丰富的景给写出,譬如,“蒙络摇缀”四个字,就把什么景物写出?生:树和蔓 。
师:对,写出了树蔓的自然生长态势,四个字,或茂盛,或自然,或静态,或动态,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 。而且作者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譬如“如鸣佩环”,那种由水声带来的快乐也跃然纸上 。文中这种例子实在很多 。
下面我们来试一试,找出你最心神向往的景物、或最能触使你展开想象的景物,加以描绘,说给你的同伴听,然后组里选一个说得最好的,一齐润色、加工,再在全班朗读 。(生分四人小组活动,或说或写,老师随堂指导)师:瞧,几个小组都很投入,有的已经写好了,有的还在不断地润色 。下面我们请一些同学来把他们的“作品”读一读 。
哪一个组来?生:我们组选的是“鱼”,我们想那儿的鱼应是:“它们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快活地摇着尾巴 。鱼儿们似乎与阳光玩着捉迷藏,有的静静地倚在岩石上,透过清澈的水,阳光似乎找不到它们 。忽然,鱼儿们全游开了,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影,它们张开嘴,调皮地对着阳光吐出了一串串的水气,还不忘了与潭边陌生的人摇尾问好!”师:哈,展开了想象,拟人的手法让小石潭的鱼儿也仿佛游进了我们的思维中了 。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一小组的同学多次强调潭水的“清澈”,文中第二段好像并没有写呀 。
生:(齐答)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其实也表现了水之清 。师:同学们真有眼光,这种描写也叫--生:侧面描写 。师:对!第一组的同学做得好,还有哪一组?生:我们选的是“树林” 。
“四周的树林静静地伫立着,它们紧紧地挨着、靠着,似乎除了彼此便失去了依靠,那青翠的脸庞被冷风拥护着,在瑟瑟地颤抖呢!”师:同学们听到没有?这一小组用了几个动词来表现树林的茂盛?生:(齐)“挨着、靠着” 。师:这两个动词除了表现树林的茂盛外,还可以表现什么?生:它们在这少有人来的地方好像靠着“挨着、靠着”来互相安慰 。师:第二小组的同学,他这样品味你们的用词对吗?(学生点头)这从中也传达出作者的失意之情 。写得真好!再请另一个小组,请选的不是这两种景物的小组来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