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安全管理的定义与解释有哪些?( 四 )


文章插图

一.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

(一)信息系统及其特点概述
信息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十分复杂的现代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其中,计算机系统是信息系统的核心,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用以完成对信息的自动处理过程;通信系统由工作站、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构成,可以通过线路与计算机之间或通过线路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结合,使具有动态、随机和瞬时发生等特性的信息传输和处理跨越了地理位置的障碍实现了全球互通互联 。
显然,这些特性都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密切相关,决定了信息系统的不安全特质,信息系统的上述特性对其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危险 。这些特性如果被利用,系统的资源就将会受到很大损失,甚至关系到企业组织的生死存亡 。因此,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十分必要 。

(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原理与技术概述

1.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基本概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在运行操作、管理控制、经营管理计划、战略决策等社会经济活动各个层面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
信息系统中处理和存储的,既有日常业务处理信息、技术经济信息,也有涉及企业或政府高层计划、决策信息,其中相当部分是属于极为重要并有保密要求的 。社会信息化的趋势,导致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信息系统的任何破坏或故障,都将对用户以至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
信息系统安全上的脆弱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信息系统的安全日显重要 。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指为了防范意外或人为地破坏信息系统的运行,或非法使用信息资源,而对信息系统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 。
与信息系统安全性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7种:
1)自然及不可抗拒因素:指地震、火灾、水灾、风暴以及社会暴力或战争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地危害信息系统实体的安全 。
2)硬件及物理因素:指系统硬件及环境的安全可靠,包括机房设施、计算机主体、存储系统、辅助设备、数据通讯设施以及信息存储介质的安全性 。
3)电磁波因素:计算机系统及其控制的信息和数据传输通道,在工作过程中都会产生电磁波辐射,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用无线电接收机很容易检测并接收到,这就有可能造成信息通过电磁辐射而泄漏 。
另外,空间电磁波也可能对系统产生电磁干扰,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
4)软件因素:软件的非法删改、复制与窃取将使系统的软件受到损失,并可能造成泄密 。计算机网络病毒也是以软件为手段侵入系统进行破坏的 。
5)数据因素:指数据信息在存储和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这是计算机犯罪的主攻核心,是必须加以安全和保密的重点 。
6)人为及管理因素:涉及到工作人员的素质、责任心、以及严密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以防范人为的主动因素直接对系统安全所造成的威胁 。
7)其他因素:指系统安全一旦出现问题,能将损失降到最小,把产生的影响限制在许可的范围内,保证迅速有效地恢复系统运行的一切因素 。

2.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措施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可分为技术性和非技术性两大类:
1)技术性安全措施——是指通过采取与系统直接相关的技术手段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非技术性安全措施——指利用行政管理、法制保证和其他物理措施等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它不受信息系统的控制,是施加于信息系统之上的 。
与人们想象的刚好相反,其实,在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中,技术性安全措施所占的比例很小,而更多则是非技术性安全措施,两者之间是互相补充、彼此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
广大信息化工作者应该明白: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严格管理和法律制度才是保证系统安全和可靠的根本保障 。

3.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概述
已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广为应用的信息系统极其脆弱,频繁发生的系统安全隐患有:
1)数据输入隐患: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进入系统过程中,输入数据容易被篡改或掺假;
2)数据处理隐患:数据处理部分的硬件容易被破坏或盗窃,并且容易受电磁干扰或因电磁辐射而造成信息泄漏;
3)通信线路隐患:通信线路上的信息容易被截获,线路容易被破坏或盗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