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在中国古代是什么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中国古代是什么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中国古代是什么节?

文章插图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中国古代是什么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节日,过完元宵节代表着全体社会成员从年关守岁的氛围中出来了,开始正常的生产活动 。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除了被称为“元宵节”之外,还被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 。
“宵”在古时候代表的是“夜”的意思,而这一天又是新年中第一个月圆的日子,在照明不是很方便的情况下,圆圆的月亮还是给人们很大的光明 。
元宵节最开始起源于民间的开灯祈福的风俗,在十五这一天燃起灯,也起和佛教有关,唐代之后官员和百姓都在十五这一日点燃灯火供奉神佛,佛家灯火遍布民间,因此元宵节张灯结彩在唐代之后成为约定俗成的事 。元宵节形成的历史非常悠长,加上中国国土面积比较大,不同的地方的风俗也不太一样,就像元宵节这一天有的地方是吃饺子,有的地方是吃汤圆,有的地方是吃团子一样,不同地域,风俗略有不同 。但是元宵看花灯是全国都知道的,在元宵节这一日,街上挂满了花灯,有猜灯谜,放烟花,游龙灯,舞狮子等表演,非常热闹 。在这一天一家老小都是要出门赏灯逛夜市的,因此元宵节又有另一个大家比较少知道的节日性质,就是它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中国情人节” 。
这一天男女老少都出门赏灯了,在男女大防的古代,也是小情人们约会见面的好时候,也就有了“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等绝美诗篇流传于世 。
因为这个原因,元宵节和七夕一样是中国古时候的情人节 。因为元宵节的传统,传说非常多,形成的过程也非常悠久,元宵节的传统元素也非常之多,在2008年,元宵节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希望中国的这些美好的传统元素能够一直美好的传递下去 。
元宵节在古代又称为什么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中国古代是什么节?

文章插图
在古代,“元宵节”又称为“灯节”、“上元节”、“元夕” 。元宵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之一,因为正月在农历是元月,“夜”称为“宵”,所以,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就被称为“元宵节” 。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
扩展资料: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 。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
元宵节在古代又称为什么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中国古代是什么节?

文章插图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 。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 。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
2008年6月14日,北京市怀柔区、密云县,山西省柳林县,河北省蔚县,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泉州市、晋江市、仙游县、连城县,甘肃省永昌县,青海省乐都县申报的元宵节(敛巧饭习俗、九曲黄河阵灯俗、柳林盘子会、蔚县拜灯山习俗、马尾-马祖元宵节俗、泉州闹元宵习俗、闽台东石灯俗、枫亭元宵游灯习俗、 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永昌县卍字灯俗、九曲黄河灯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71) 。2014年12月3日,北京市门头沟区,河北省滦平县,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浙江省宁海县,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陕西省彬县申报的元宵节(千军台庄户幡会、抡花、河上龙灯胜会、前童元宵行会、淄博花灯会、彬县灯山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