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俗称暑热 , 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引起的疾病 。中暑常发生在气温超过32 ℃和湿度大于60%、无风的夏季 。特别是对高温环境未能适应的人群更易发生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发热、脱水、过度肥胖、穿透气不良的衣服、严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栓或脑出血后遗症) , 以及长时间应用某些产热药物(如苯丙胺、麦角酰二乙胺)、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颠茄等)、利尿药和普萘洛尔等均可促发中暑 。
中暑有哪些表现
先兆中暑病人有头痛、眩晕、口干、舌燥、出汗、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
【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容易发生中暑】 轻度中暑除先兆中暑表现外 , 还有肌肉痉挛疼痛或直立性晕厥 , 体温轻度升高、面色潮红、皮肤灼热、脉搏增快、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等脱水表现 。
重度中暑又称热射病或日射病 , 表现为高热、昏迷、惊厥和多器官衰竭 。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 , 发生重度中暑后 , 皮肤常干燥无汗 。重度中暑是一种致命性急症 , 病死率极高 , 常死于呼吸、循环系统衰竭 , 或急性肾衰竭 。
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容易发生中暑
青壮年盛夏从事高温或野外作业者 , 如奋战在熔炉旁的炼钢工人、在烈日下暴晒的建筑工人、夏季进行马拉松锻炼的运动爱好者或军训的新兵或学生、去热带旅游者、烈日下值勤的交通警察等 。
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和严重糖尿病等久病卧床患者 , 由于重要器官功能减退、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 , 在通风不良的住所中易发生中暑 。2003年8月热浪席卷欧洲 , 连续10天高温后 , 在法国约有1万人死于中暑 , 其中82%为85岁以上的老年人 , 大部分在家中死亡 。2005年6月 , 印度酷暑降临 , 热浪滚滚 , 一周内因中暑死亡1 200例 , 仅6月19日一天就有370人死于中暑 , 多数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 。
孕、产妇中、晚期妊娠妇女由于体内代谢增加 , 热适应能力降低 , 在炎热夏季 , 如不注意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 也易发生中暑 。某些产妇受“月子里不能受风和着凉”的旧习俗的影响 , 在炎热暑天仍深居紧闭门窗的室内 , 身穿厚衣 , 扎袖口和裤腿 , 唯恐“受风、着凉” , 因此常有产褥期中暑事件发生 。
婴、幼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 , 皮肤散热功能差 , 不注意喂养 , 水分摄入少和中暑防护措施差 , 婴、幼儿 , 特别是整天用衣物包裹的新生儿也可成为中暑高发人群 。
慢性病患者能引起汗腺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 , 如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囊性纤维化、硬皮病、广泛皮肤烧伤后的瘢痕形成病人 , 由于散热障碍 , 在高温天气更易发生中暑 。脑血管功能不全、尿崩症或严重糖尿病、长期应用利尿药等患者 , 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和生活不能自理 , 或由于多尿引起脱水 , 也是中暑的高发人群 。
长期服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安坦、颠茄等)和利尿药或β受体阻断药者由于药物抑制汗腺分泌和影响血液循环功能 , 可促发或加重中暑 。
中暑的现场急救
中暑的病死率为20%~70% , 50岁以上患者高达80% 。中暑后体温升高的程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死率直接相关 。有慢性疾病或体温升高者病死率明显增加 。因此 , 在盛夏时节 , 对于上述各种易患群体 , 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发现中暑患者 , 应迅速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减少或防止悲剧性事件发生 。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 。有条件时 , 可用电扇通风或空调降温 。
促进散热让病人平卧 , 解开衣扣 , 松开或脱去衣服 , 按摩躯干和四肢的皮肤肌肉 , 加速外周血液循环 , 促进散热 。
物理降温中暑高热患者服解热镇痛药无效 , 应当用冷水或用冰袋置于病人的头、颈、腋下、腹股沟等处 , 或用酒精擦病人的头、颈、腋下、腹股沟等处 , 都可达到迅速降温的效果 。如无低血压或休克表现 , 可将患者躯体浸入27 ℃~30 ℃水中15~30分钟 , 也可达到迅速降温效果 。对血压不稳定者 , 可采用蒸发散热降温 , 如用23 ℃冷水反复擦拭皮肤 , 同时应用电风扇或空调促进散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