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的简介( 二 )


1955年拉卜楞寺排演了第二部“南木特”藏戏——《达巴丹保》 , 同年拉卜楞寺“俄巴扎仓”(红教寺)排演了甘南地区第三部“南木特”藏戏——《智美更登》 , 并参加了西北五省区戏曲汇演 , 获得了奖项 。1956年又排演了《卓娃桑姆》 , 此后 , “南木特”剧目在甘南地区的藏族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播 。碌曲、玛曲、卓尼、迭部和舟曲等县 , 也以寺院、村落为单位纷纷成立剧团 , 至五十年代末州内发展藏戏演出团队达36个 , 剧目9个 。然而 , 伴随1958年反封建斗争的掀起 , “南木特”藏戏被视为“宣扬宗教迷信 , 歌颂封建帝王”的艺术形式遭到禁演 。
到了六十年代 , 藏戏又进入兴盛时期 , 拉卜楞寺剧团于1960年推出了《罗摩衍那》 , 红教寺也不甘落后 , 于1962年推出了《阿达拉茂》 。但好景不长 , 随着“文革”的开始 , 藏戏再次遭到禁演 , 许多热爱从事“南木特”藏戏的活佛、高僧和艺人残遭迫害 。黄南藏戏:黄南藏戏是青海黄南地区藏族戏曲剧种 , 在19-20世纪中期 , 流布区域曾经覆盖了黄南藏族自治州以及相邻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 , 目前主要流行于黄南地区 。黄南藏戏属于安多语系藏戏的一个重要支系 , 它的发展经历了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的说唱阶段;1740-1794年夏日仓三世时期三人表演的形成阶段;1854-1946年吉先甲时期的成熟阶段;1910-1973年多吉甲时期的兴盛发展阶段;1980年以来的提高革新阶段 。
黄南藏戏有如下特点:1.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 。民间和寺院藏戏队 , 始终与社会民众保持着密切联系 。2.音乐方面保留了宗教音乐的成分 , 也吸收了当地民歌、舞蹈音乐等素材 。
3.演出剧目除八大传统藏戏外 , 还有《格萨尔王传》、《国王官却帮》等其他藏区没有的剧目 。4.保留了《公保多吉听法》这出古老而珍贵的原始戏剧形态的仪式剧 。5.即兴表演独具特色 。
这些即兴表演 , 既表现了编剧、演员高超的艺术水平 , 又对抨击时弊、净化社会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6.历代黄南藏戏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 , 总结出各种行当及成套的表演程式 , 手式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 , 吸收黄南寺院壁画人物形态 , 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间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动作等 , 形成本剧种独有的艺术风格 。20世纪80年代以后 , 青海藏剧团在黄南成立 , 创作演出了《意乐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优秀剧目 , 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近几年来 , 受现代文化的冲击 , 黄南藏戏也面临失传危机 , 剧团减少 , 艺人老化 , 演出范围缩小 , 抢救势在必行 。
藏戏的资料 藏戏介绍

藏戏的简介

文章插图
1、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 , 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 , 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 。
藏戏大约起源于距今600多年以前 , 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 , 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
2、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 , 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 , 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 。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3、藏戏种类繁多 , 但主流的是蓝面具藏戏 。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为“顿” , 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 , 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 , 意为祝福迎祥 。
4、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 , 演员不化妆 , 主要是戴面具表演 。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 。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 。
5、甘南藏戏藏语称“南木特”、即“传记”之意 。又因在拉卜楞寺首次演出 , 故又称“拉卜楞藏戏” , 是从藏族民间舞蹈、民歌、僧歌演变而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