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简短30字怎么写?
文章插图
端午节的来历简短30字如下:1、楚国诗人屈原闻知国家被破,极度绝望中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时年六十二岁左右 。隋唐一统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从荆楚地区变为全国性的节日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2、伍子胥受奸人所害,自杀后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 。
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孝女曹娥的父亲沉江后找不到尸体,曹娥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年-公元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4、介子推在重耳落难时相助,富贵时躲入山林火烧而死 。介子推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也有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与介子推有关 。
据东汉时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说,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重耳流亡时饥饿难耐,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肉与野菜做汤送给他吃 。重耳当上晋文公后,误解了介子推,而介子推也看不惯一些人的作法,闭门回家不受官司职 。后来晋文公想到介子推的好想奖赏重用他,而介子推却宁愿带母进山被烧死也没有同意 。
端午节的由来简写
文章插图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 。
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 。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
文章插图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古代人民对龙图腾的崇拜 。仲夏端午这天,苍龙七宿,正好到正南中天,处于大吉之位,是传说中龙飞升的日子,也就是《易经》中所说的飞龙在天 。
古百越人有断发纹身的习俗,他们认为自己是龙的子孙,他们生活在靠水的地方 。
古百越人在端午这天祭祀自己的龙祖宗 。后来由于秦始皇一统天下,大部分古百越人和汉人融合 。所以端午也就成了汉人的传统节日 。传说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日,家国沦丧,深感绝望和屈辱的屈原在写下绝笔《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