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群儒的故事简介。( 五 )


此时,刚好遇上了不谋而合的诸葛亮,所以,帮助诸葛亮引见了东吴的智囊团,这些人可不是的滥竽充数之辈,每个人都是学富五车之士 。素有“东吴第一谋士”的张昭首先出击:“听说刘备请了你三次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如同得了麒麟才子一样能得天下,谁知连区区荆襄九郡拿不下,反而让曹操给拿下了 。”诸葛亮深知张昭在东吴中的水平,不能把他辩服,那么今天就等于白来 。
诸葛亮眼珠一动说:“不夺取荆襄九郡只是不忍抢同宗兄弟的地盘,现在驻兵于江夏,另有所图,是你这些普通人能看得懂的吗?有才能的人国家有难时勇于出谋划策,无能之辈只会龟缩投降 。”此言一出,张昭被说得羞愧无言 。接着,又有一谋士说:“曹操坐拥百万大军,岂能不怕,莫逞强 。
”诸葛亮嘴角一泯道:“刘备驻兵江夏乃等候东风之机,东吴兵强马壮,又有长江天险屏障,你们却劝自家主公俯首称臣,恐成天下笑柄” 。接着,先后又有七人被诸葛亮驳得哑口无言 。诸葛亮此次舌战群儒,表明了蜀国联吴的决心,坚定了孙权抗击曹操的决心 。
【成语】: 舌战群儒【拼音】: shé zhàn qún rú【解释】: 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 。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近义词】:无【反义词】:无【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口才好 。
【结构】:主谓式【歇后语】: 诸葛亮游东吴【灯谜】: 诸葛亮出使东吴【举例造句】: 诸葛亮舌战群儒,薛综谓刘玄德乃织席败履之徒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 。
舌战群儒的意思及故事

舌战群儒的故事简介。

文章插图
舌战群儒,汉语成语,拼音是shé zhàn qún rú,意思是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出自《三国演义》,接下来就由我带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成语】: 舌战群儒 【拼音】: [shé zhàn qún rú] 【解释】: 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 。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
” 【举例造句】: 诸葛亮~,薛综谓刘玄德乃织席败履之徒 。【成语典故】: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 。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 。
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 。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 。
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 。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 。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 。
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 。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 。"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
【舌战群儒的故事简介。】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 。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 。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 。
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 。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说服这些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曹操威胁论、散布曹兵不可战胜论,并吵嚷着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谋士是不行的 。但要说服这些满腹经纶的人物,也决非是一件易事!且看诸葛亮是怎样一步步取得论辩的胜利的! ” 第一个回合:昭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 。此语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
” 第二个回合:昭曰:“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 。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 第三个回合: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