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椅摆放有什么讲究 太师椅为什么不能坐

【太师椅摆放有什么讲究 太师椅为什么不能坐】太师椅,并不是按照形状特征或功能特征来命名的家具,它的椅形的发展变化更多的受到当时社会礼制、习俗文化的影响 。太师椅象征着倚坐者的尊贵地位,受人敬仰,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和老百姓,共同的美好愿望 。
我们今天研习的主题:太师椅 。
不知道您有没有过相似的疑问,交椅可以叫成太师椅,圈椅可以叫成太师椅,扶手椅还可以叫太师椅,更有甚者,有人把官帽椅也叫成太师椅 。
太师椅毕竟应该长成什么样?为什么太师椅这三个字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到底什么样的椅子能够称为太师椅呢?
先从词语构成来分析,太师椅,这是一个复合词,太 师 椅 = 太 师 椅 。
太师,是我国古代的官阶名称,椅,是家具坐类的一种形式,用官职名来命名家具,中国家具史上仅此一例,世界家具史上绝世无双 。
我们从椅子开始说起,椅子这个东西其实不是我们本土的东西,它是舶来品,但是我们这个民族有很大的特点就是包容性,所有外来民族都可以和我们融合,所有外来的东西都可以和自身结合进行最大限度的转变 。
所以中国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胡化的历史 。那我们古代的椅子就是从胡床演变过来的 。
清 黄花梨带踏床交杌
“椅子”的名称最出现在唐代,在魏晋之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没有高型坐具 。经过隋唐时期的家具变革之后,高型的家具在宋代才成为家具的主流,出现了造型新奇的靠背椅、交椅 。
宋 《蕉荫击球图》中的交椅
宋代的交椅,其实就是太师椅的原型 。
关于宋代太师椅的由来,这其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说法 。据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记载啊,是当是这个京尹吴渊拍秦桧的马屁,秦桧坐在椅子上头巾掉了,这个吴渊就在椅圈上添置了荷叶形的托首,因为这个椅子是秦桧坐的所以呢就叫了个“太师椅” 。
文献记载的原文是:
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来只有栲栳样,宰执侍从皆用之 。因秦师垣宰国忌所,偃仰,片时坠巾 。京伊吴渊奉承时相,出意撰制荷叶托首四十柄,载赴国忌所,遗匠者顷刻添上 。凡宰执侍从皆用之 。遂号太师样 。
秦师垣,就是秦桧 。上面这段记载除了说明太师椅的名称由来以外,我们还能清晰地知道,当时的太师椅是带有荷叶托首的交椅 。这种托首就类似于我们现在汽车上的头枕,靠脖子用的 。
宋代名画《春游晚归图》中将太师椅描绘得十分清楚 。图中一个官员游春归来,鞍前马后簇拥十余侍从 。其中一个肩扛的就是这种带荷叶托首的太师椅,用以供主人随时休息 。
到了明代的时候,“太师椅”这种叫法一直在流行,但是呢,它所指代的已在再也不是宋代的那种带荷叶纹托首的交椅了,而是圈椅 。
圈椅是因为靠背外形如圈而来的,古名叫做“栲栳样”,“栲栳”的原意是用柳条或竹蔑编成的大圆筐 。
圈椅的后背和扶手一顺而下,不像官帽椅的椅背有高低之分,所以坐在上面不仅肘部有所倚托,腋下一段臂膀也得到支撑 。
圈椅是利用了椅圈抱腰的恬静感而专门设计的,背板微向后仰,座面宽大,腿足较高,造型十分大方、恬静 。
这样看来,圈椅因结构更加合理、牢固,造型柔美、大方,深得当时人们的喜爱,从而取代圆后背交椅,成为备受推崇的“太师椅” 。
明 黄花梨透雕背板圈椅
不清晰中国家具史的人,特殊轻易会把交椅和圈椅产生的历史时间早晚搞混淆,因为正常人的思维,老觉得交椅可以折叠,携带使用方便,应该是圈椅产生之后进行加工的升级版 。
这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我们现代人在任何问题上都是做减法,古人则是在做加法 。而艺术的原则,永远是加法,科学技术的原则,才是减法 。
事实上交椅要比圈椅早得多,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下半部分的差异,由此,我们大概可以推论出,明代的时候,人们受交椅的启发,制造出了圈椅,并把圈椅习惯叫成了太师椅 。
椅之有杯圈联前者,名太师椅——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入清以后,太师椅这个名字一直在流传使用,但是这个时期的太师椅完全不同于之前,已经变成一种尺寸较大,敦厚稳重,端庄肃穆,重体量、重装饰、靠背为屏风式的椅子 。
并且这种椅子喜欢采取狮子题材的纹样,“大狮”谐“太师”,“小狮”谐“少师”,于是狮子纹样成了升官进爵的吉利象征,受到封建士大夫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