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决死队遣送百余旧军官去延安,薄政委批示:此人可以留下

作者:SOUL迪尔
1939年12月晋西事变前夕 , 山西新军决死纵队的内部情况错综复杂、新旧势力斗争激烈 。 为掌握好部队 , 决死一纵薄政委做了最坏打算 , 决定采取“一刀切”的政策 , 将原第一纵队长、独立第1旅旅长梁述哉和原第1总队长、第216旅旅长台耀玺以下百余名晋绥军出身的旧军官调离部队 , 以学习为名遣送到延安去 。
【历史故事】决死队遣送百余旧军官去延安,薄政委批示:此人可以留下
文章图片
梁述哉 , 字念祖 , 别号纾斋 , 1899年出生于山东武城 , 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炮科 , 1922年起分配到北洋军第六混成旅当排长 , 该旅后来发展为冯玉祥将军手下的国民军第三军 。 北伐战争期间 , 冯玉祥曾聘请许多地下组织干部到部队里任职 , 梁述哉也曾被发展加入组织 , 不过在冯玉祥投靠蒋氏后 , 地下组织干部陆续撤离 , 梁述哉也被迫退出组织 。 国民军第三军投靠晋绥军后 , 梁述哉任第100师独7旅参谋长 。
台耀玺 , 1906年出生于河北磁县人 , 毕业于北京励志中学 , 1925年考入冯玉祥创办的西北陆军干部学校工兵科 , 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军第三军当参谋 , 参与了北伐战争 。 中原大战前 , 国民军第三军一部在徐永昌的带领下投奔了山西军阀阎锡山 , 台耀玺也跟着被调到晋绥军当了营长 。 虽然未曾加入过国民军中的地下组织 , 但台耀玺在他们的影响下也变得十分正直 , 痛恨当时军队中普遍存在的喝兵血、吃空饷等行为 。
正如前文所述 , 从历史关系上看 , 梁述哉、台耀玺都不是阎锡山的嫡系 , 属于投奔过来的外来户 , 因此不会受到重用 。 再加上抗战爆发后 , 徐永昌又跑到蒋氏那里去了 , 徐永昌带过来的这支部队 , 就成了阎锡山的眼中钉、肉中刺 。 于是 , 阎锡山在将第100师再度缩编后 , 打包交给部将傅作义指挥 , 而梁述哉、台耀玺及后来担任决死三纵队长的陈光斗等原100师的营以上干部 , 则都成了无所事事的编余人员 。
【历史故事】决死队遣送百余旧军官去延安,薄政委批示:此人可以留下
文章图片
薄政委陪同朱总司令视察部队
正巧这会儿 , 牺盟会总常务秘书薄政委正从阎锡山那里要人、要武器和要干部 , 来组建山西青年决死抗敌纵队 , 简称决死纵队 。 为了打仗 , 决死纵队必然需要有作战经验的军官 , 与其等着阎锡山把顽固的嫡系旧军官派进来 , 不如先启用这些思想进步的原西北军军官 。 所以梁述哉、台耀玺都被招到一纵队麾下 , 担任纵队长和总队长 , 另一名进步军官、原独6旅5团团附潘云翔则担任第2总队长 。
那既然梁述哉、台耀玺都是进步军官 , 为何在之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 , 都没有加入地下组织呢?这是因为在决死一纵队成立之初 , 为了迁就和瞒住阎锡山 , 薄政委同意不在决死一纵队的中高级指挥员中发展地下组织成员 , 顶多只在下级指挥员中秘密发展个别人 。 所以 , 虽然梁述哉、台耀玺曾提出过加入组织 , 但都被拒绝 , 再加上薄政委与他们也不是很熟 , 对他们过去进步活动历史的真假无法进行确认 。
最后 , 梁述哉和台耀玺都上了被遣送去延安的百余名旧军官名单 , 在审阅这一名单时 , 薄政委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游击一团一营副营长兼军事教官李懋之 。 他于是找来有关负责人 , 质问道:“这个李副营长我是了解的 , 去年10月我去游击一团检阅 , 他作为教官把检阅弄得有声有色 , 军事上很有一套 , 为什么把这样的人才也放在名单里?”
【历史故事】决死队遣送百余旧军官去延安,薄政委批示:此人可以留下
文章图片
薄政委所说的这个李懋之 , 是山西襄垣人 , 只比台耀玺小1岁 , 毕业于太原警校 , 后来参加了国民军第三军 , 因为为人正直 , 而得到了陈光斗、台耀玺赏识 , 被提拔为营部书记 。 在曾参加过组织的陈光斗的影响下 , 李懋之也有了参加革命的想法 , 因此他还曾劝阻营长不要进攻陕北红军 。 抗战爆发后 , 李懋之听说过去的老领导陈光斗、台耀玺等跑去参加决死一纵队了 , 自己也不辞而别离开晋绥 , 投奔到决死一纵队这里来 。
相关负责人听到薄政委的质问 , 愣了一下说:“政委 , 是你说凡是旧军官出身的人都要调出部队的嘛!李副营长以前是晋绥军中尉 , 把他列入名单我看没什么不妥 。 ”薄政委想了想 , 认真地说:“这可就是你考虑问题不周了 , 梁纵队长这些人 , 是奉阎锡山的命令到决死纵队来工作的 , 其中潜伏着多少专门来搞破坏的人物 , 你我恐怕都不清楚 。 而李副营长是脱离了自己的部队自行投奔过来的 , 这样的行为在红军时期可以算作起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