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前不见古人”的陈子昂的千年孤独( 二 )


明君难觅 , 抱负难展 , 知音难觅 , 孤独难消 。
【爱历史】“前不见古人”的陈子昂的千年孤独
文章图片
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绢本局部
览天地为经 , 思古今为纬 , 处在这广阔辽远天地中 , 他想到了自己的遭遇 , 想到了大唐的命运 , 想到宇宙的浩瀚无极 , 人生的渺小有限 。 于是便越有了建功立业的急切 , 好想马上就去施展自己的抱负 , 但多少年的经历 , 又明明白白告诉他是多么的不易 , 希望与失望 , 在他的心中矛盾地碰撞 。
他感觉自己能独立于天地之外 , 并不受它的约束 , 完全释放自己的力量 。 但事实上 , 哪个人又能真正离开这悠悠天地而独自存在呢?想到此他便明白:与悠悠天地相比 , 个人的荣辱 , 实在不值一提 。 只有将自己有限的生命 , 融入到无限的宇宙中 , 才能摆脱世俗的羁绊 。 宇宙既然无限 , 他实现抱负的努力就不能停止 , 纵然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变成失望 , 也会在悠悠天地中获得永生 。
正是这份“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的孤独 , 让他在和自己 , 和天地对话中觉醒和释然 , 所以 , 滑下脸颊的滚烫的热泪 , 实际上是他在对过去痛苦的诀别中 , 开启他以后人生的豁达 。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正是有这份觉醒和释然 , 让写下这首千古绝唱的陈子昂 , 并没有在后来放弃他的抱负 , 消磨他的节操 , 依然为他钟爱的大唐 , 一次次呐喊 , 一次次上书 , 一次次奔走 , 在悠悠天地中 , 发挥人生的价值 。
公元702年 , 陈子昂冤死狱中 , 年仅四十二岁 。
3
一首《登幽州台歌》 , 似洪钟巨响 , 震碎齐梁诗风的颓废和萎靡 , 开启了生机勃勃 , 健康向上的盛唐诗风 。
诗风一变 , 一个朝代的精神气质也随之改变 。
盛唐的脚步 , 越来越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