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绝粮 , 从者病 , 莫能兴 。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 , 小人穷斯滥矣 。 ”
只说陈没说蔡 , 这可以印证前面的猜想:孔子根本没有去过搬到州来的蔡国 , 只是到过陈国附近的蔡国故地 , 作为地理概念倒也可以叫“陈蔡之间” 。
孔子在陈国挨饿了 , 也未必是有人陷害 。 只是吴国人要打过来的时候 , 兵荒马乱人心惶惶 , 没人顾得上管饭而已 。
大概是后人根据《论语》的简单记录创作故事 , 却忘了蔡国已经被迁走 , 于是才编出来陈、蔡大夫合谋的情节 。 司马迁又收进了《孔子世家》里 。
这之后 , 孔子北上返回卫国 。 《孔子世家》说:“是岁也 , 孔子年六十三 , 而鲁哀公六年也 。 ”
文章图片
周游列国啥也没做成?
文章图片
回卫国的原因自然是南方动乱 , 因为晋国忙别的事去了 , 这段时间对支持蒯聩回国不那么积极 , 所以卫国的矛盾变得相对不是那么尖锐了 。 怎样挑一个安全的国家住着 , 孔子的眼光一向很准 。
孔子这时从政建立美好社会的心 , 大概已经冷了很多 。 孟子说:
孔子有见行可之仕 , 有际可之仕 , 有公养之仕也 。 于季桓子 , 见行可之仕也;于卫灵公 , 际可之仕也;于卫孝公 , 公养之仕也 。
在季桓子手下当鲁国大司寇 , 那时是真有实践政治理想的可能的 , 叫“见行可之仕”;在卫灵公的朝廷里当官 , 是希望能有实践政治理想的机会 , 叫“际可之仕”;至于在卫孝公(即卫出公)那里当官 , 不过是领一笔收入罢了 , 这叫“公养之仕” 。
孔子这时最期待的 , 是回到鲁国 。
恰好这时候 , 当年和孔子有矛盾的季桓子早已去世 , 即位的是季康子 。 而孔子的学生冉有担任季氏家宰 , 表现好得不得了 , 已经是季康子离不开的左右手 。
文章图片
季康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 。 来源/电影《孔子》截图
于是在冉有的运作下 , 季康子同意孔子回国了 。
读《左传》会发现 , 季康子愿意让孔子回来 ,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季孙欲以田赋 , 使冉有访诸仲尼 。
这里出现了一个新概念——“田赋” 。 《左传》和其他史籍中关于鲁国赋税的信息都很少 , 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初税亩” , 成公元年(前590年)“作丘甲” , 都是寥寥数语而已 。
学者们的相关研究倒是很多 , 大致推测是:“税”用于各种行政开支 , 以土地为单位征收;“丘甲”用于军事开支 , 以居民点为单位征收(所谓“九夫为井 , 四井为邑 , 四邑为丘”) 。 而田赋则是一个以土地为单位征收的、用于军事开支的新税种 。
总而言之 , 季康子想要加税这件事会激起很大的民愤 , 所以他需要孔子回来为他的行为“正名” 。
季康子让冉有来问孔子 , 孔子回答说:“丘不识也 。 ”照例 , 孔子说不懂 , 就是不赞成 。
冉有追问好几次 , 终于忍不住直说了:您现在是全国最受尊崇的元老 , 就等您一句话 , 政策就可以推下去了 , 您怎么就不开这个口呢?孔子还是不说话 , 后来才在私下场合对冉有说:君子推行政策 , 要考虑是否合乎礼 。 “施取其厚 , 事举其中 , 敛从其薄” , 福利尽量丰厚 , 办事讲究适度 , 税负不妨减轻 , 这样的话 , 只收“丘甲”也就足够了 。 如果不按礼行事、贪得无厌的话 , 即使收了“田赋” , 将来还是会不够的 。 季孙如果施政想要合于法度 , 那么周公留下的典章还在;如果想怎样就怎样 , 又何必来问我呢?
季康子这时候要加税 , 其实也很无奈 , 因为当时吴国成了快速崛起的新强权 , 鲁国尊吴王夫差做了霸主 , 就要交给吴国沉重的贡币 , 不加税他根本拿不出 。 但孔子说的也不错 , 几年后 , 吴王夫差被越国从背后捅了刀子 , 鲁国外部压力减轻 , 但已经加了的税成了制度 , 再也不会免掉了 。
所以 , 季康子不会听孔子的 , 田赋该推行还是要推行 , 而且 , 他也不会再任用孔子了 。
【【爱历史】孔子周游列国,他到底走了多远?】孔子晚年最大的事业 , 只能是编书和教书 。 对孔子的仕途来说 , 这是不幸 , 对中国文化来说 , 却是大幸 。
- 【爱历史】有趣的历史小故事:老子姓李为何不叫李子?
- 【爱历史】古代的青楼不是窑子,姑娘们都是卖艺不卖身
- 【爱历史】乾隆在路边买西瓜吃,吃完后就派人暗杀瓜农
- 【历史故事】她16岁嫁给康熙,连生3个皇子,晚年遭雍正忌恨
- 【时尚一点】高领毛衣穿搭,这几种裤子的款式更时髦有质感
- 苹果14plus是3d人脸吗
- 【历史故事】李治的性格真的很软弱吗?真实的李治并非如此
- 【历史故事】辽穆宗醉中杀人与曹操梦中杀人相比,结局相差甚远
- 【爱历史】这个皇帝开创“元和中兴”,晚年时他的妻儿却暗杀了他
- 【爱历史】曹操发明了一个成语,把死亡说得很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