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三国时期的丹阳之乱,一个奇女子为夫报仇的故事

【历史故事】三国时期的丹阳之乱,一个奇女子为夫报仇的故事
文章图片
鲁肃的榻上策为江东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但在孙权将其付诸行动之时 , 东吴内部却又生出了变故 。
孙权的确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 但他并不是一下子就成熟起来的 , 他在执政的过程中也犯过错误 。 他也是一步一步成长的 。
说起来 , 江东孙氏是一个很独特的政权 , 虽然这一政权的统治者孙氏家族就是土生土长的江东吴郡人 , 但由于他们早期力量的积蓄是在江北完成的 , 再加上和袁术那段撇不开的关系 , 因此在江东人看来 , 孙氏政权更像一个外来者 。
作为基业的开拓者 , 孙策对自己及手下的人才颇有自信 , 因此并不热衷于和江东本土大族合作 , 但是孙权的上位 , 让江东政局开始转向 , 从此江东政权开始了本土化的过程 , 只不过这个过程是非常曲折的 。
孙权刚继位时 , 先后平定了孙暠、孙辅和李术三场叛乱 , 之后首次出征江夏也胜利归来 , 这让他逐渐自信心爆棚 , 行事也愈发专横 。
当年孙策临终前叮嘱他要“举贤任能 , 各尽其心” , 其重点就是要他收揽江东人心 , 只有这样才能保据江东 。
正所谓“人之将死 , 其言也善” , 这是孙策用生命悟出来的道理 , 可惜的是 , 年轻的孙权却没有立刻领会其中的要义 。
建安九年(204年)的一次宴会上 , 吴郡沈友直言孙权的过失 , 这让他大为恼火 。
沈友早年是著名神童 , 华歆曾对他大为赞扬 。 他不仅博学多才 , 文笔极佳 , 还喜好军事 , 曾给孙子兵法作过注 , 又擅长辩才 , 口才过人 , 是个全方位人才 , 号称“刀笔舌三绝” 。
一开始 , 孙权对其才干很是钦佩 , 不过沈友这个人本事固然大 , 但他不擅长搞人际关系 , 平时刚直不阿 , 又爱针砭时弊 , 品评同僚 , 这就给他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
所谓“宁得罪君子 , 莫得罪小人” , 沈友得罪的人中就有这样一些小人 , 他们竟无中生有 , 私下向孙权诬陷沈友谋反 。
沈友谋反?孙权自然是不信的 , 但如今沈友把他得罪了 , 于是孙权就把这事拿到台面上来了 。 于是问沈友道:“有人说你要谋反 , 有这事吗?”
沈友虽然耿直 , 但他也是个聪明人 , 知道自己肯定落不了好 , 于是回答道:“天子在许昌 , 目无君王算不算谋反呢?”
听到沈友的讥讽之言 , 孙权气急败坏 , 他清楚沈友这样的人不会为其所用 , 因此将其杀害 , 沈友殁年二十九岁 。
沈友并不是一般人 , 根据他的籍贯和个人才能 , 极有可能是出自大族吴兴沈氏 。 虽然汉末时期吴兴沈氏还没有后来东晋南朝时期那么风光 , 但那也是江东的二线大族了 , 再加上他那么大的名气 , 此事造成的影响必然是极坏的 。
如果说杀死沈友还可以勉强找个莫须有的罪名 , 毕竟对方有不敬的言语 , 但接下来孙权做的事就有点倒行逆施了 。
之前孙策在位时 , 曾对会稽名士盛宪极为忌惮 。 这位盛宪也不知道造了什么孽 , 之前许贡要害他 , 后来孙策也容不下他 , 偏偏他运气还很好 , 孙策还没来得及动手就死了 。
可惜盛宪的好运也到此为止了 , 他身上招人恨的光环仍未消失 , 因为孙权也想除掉他 , 或许在他看来 , 这也是兄长遗命的一部分吧 。
不过盛宪虽然身无一官半职 , 但他这么多年在圈子里混下来 , 那人脉可不是闹着玩的 , 别说在会稽本地 , 就是朝廷里也有大人物跟他有很深的交情 。
当年盛宪在路上遇到一个十来岁的少年 , 盛宪觉得他容貌不凡 , 于是与其攀谈起来 , 结果二人一见如故 , 最后干脆升堂拜母 , 亲如兄弟 。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孔融 。
得知盛宪处境不妙 , 孔融焦急万分 , 于是给曹操上书 , 恳请他能征召盛宪入朝做官 , 这样就能救他脱险了 。
孔融在上书中提到 , 可以将盛宪视为燕之郭隗 , 以他为榜样 , 达到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的效果 。
此时孔融和曹操关系尚未破裂 , 而且曹操也确实有招揽人才的需求 , 因此很痛快就答应了 , 征辟盛宪为骑都尉 。
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 朝廷诏书还没送到江东 , 盛宪已被孙权所害 。 这是和沈友之死同一年发生的事 。
其实也就差了那么一点 , 如果朝廷诏书先到 , 想必孙权会做个顺水人情 , 卖曹操一个面子 , 毕竟双方还是明面上的盟友关系 , 而且之前李术之乱的时候 , 孙权还欠曹操一个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