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当代年轻人避免陷入消费陷阱的另一种方式——不再用商品来标签自己 , 而是“进化”到共享阶段 。
从自我觉醒到改变人生
日本学者三浦展早些年通过研究日本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更迭 , 写下了《第四消费社会》 , 在他的定义里 , 进化到这个阶段的年轻人 , 整个生活从豪华奢侈变为简单 , 对品牌的讲究也变低了 。
他们在消费上经历了消费快感的失落 , 以及被各种商品所包围的孤独 , 进而希望用另一种方式 , 通过彼此之间进行交流 , 形成社区 , 用更个性和更有内涵的方式 , 满足自己多重身份的自我 , 获得从商品消费中无法收获的快感 。
而在第三消费社会里 , 人们用商品来定义自己 , 以形成自我价值 , 比如拥有了某个限量款的包 , 某件时尚单品 , 但一次获得的标签不外乎是:某个穿戴奢侈品的一类人 。
这些特点就反应出一个普遍现象 , 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大转变 , 年轻人的消费正在趋向于理性 。 他们拥有独立选择权 , 倾向更快捷 , 更舒适 , 性价比 , 这是消费成熟的一个表现 , 既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 又拥有低门槛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优势 。
根据乐信研究院的一份调研显示 , 超过4成的年轻人在消费决策上 , 试图少买点 , 买好点;也有接近4成的消费者坦然表示 , 消费决定会比之前更加慎重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乐信研究院的报告也显示 , 在年轻人的大额支出中 , 手机和奢侈品这类的消费激情正在消退 , 而基本生活用度、工作学习、技能培训、运动健康这一类的消费的比例正在变大 。
这个趋势 , 折射在了陈陶和王敏身上 , 她们试图改变自己人生走向的一个群体、不单纯地以满足物欲消费为目的、试图分享信息 , 即便面临着收入水平满足不了消费需求的经济压力 , 但也会确保每次购物都正确合理 , 所买东西都是物有所值 。
这背后是自我顿悟 , 自我改变和自我升华 , 他们拒绝将消费当成生活为数不多的快乐 , 而是在有度的消费中 , 让自我回归生活世界 , 简单、自然而又美好的生活 , 并在“极简消费”圈子里也找到了自己相对舒适的位置 。
捐出一年穿不到三次的服饰、精简掉躺在家里“吃灰”的物品、用平价代替大牌、买衣服要等到打折季、删减例行公事式的无效社交、健身不一定要去健身房 , 家里跟着练效果都一样……
“花钱理由千千万 , 贵不贵没关系 , 值不值才是最重要 。 我想这些消费观念的转变 , 一部分原因是自己开始挣钱了以后 , 知道钱来得不容易 。 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我开始规划未来 , 懂得了精神的富足 , 才能够给到自己足够的安全感 。 ”王敏说道 。
【【时尚一点】这届年轻人抠门消费观:很好!但没必要买】(注:陈陶和王敏均为化名)
- 【就爱时尚】一头利落“短发”的她,凭什么美得高级?看过了她的冬日穿搭,就全明白了!
- 【爱历史】李世民选太子,选来选去,为何选择了最平庸的李治?
- 【爱历史】古代民居门前“门墩”的奥秘
- 【就爱时尚】什么样的香水、护肤品最适合我?脑电波来做主!这些美妆黑科技竟然会“读心术”丨进博进行时
- 鼠标不动了怎么办灯亮
- 【历史故事】金国以十余年时间灭辽,辽军几乎没有抵抗
- 【历史故事】刘备善于识人,诸葛亮头脑清醒,故可偏安一方
- 【爱历史】廉颇一生战绩平平,凭什么列入“战国四大名将”?
- 【历史故事】此人本无希望当皇帝,却因妓女一句话当上皇帝
- 【爱历史】杨玉环因吃荔枝被后世诟病多年,到底发生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