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能识人的刘备当了主公,唯谨慎的孔明做了谋臣

【爱历史】能识人的刘备当了主公,唯谨慎的孔明做了谋臣】刘备一生败多胜少 , 却能活到最后 。 所凭借的 , 是识人和气度 。 孔明一生忠诚谨慎 , 却能大开大合 。 所凭借的 , 是见识和清醒 。
所以 , 在识人层面 , 刘备强于诸葛亮 。 但在其他方面 , 诸葛亮则强于刘备 。
因为识人是最重要的能力 , 所以能识人的刘备当了主公 , 唯谨慎的孔明做了谋臣?也不能这么说 。
刘备出道的时候 , 天下到处都是低垂的果实 , 随便拉出一支队伍就能当诸侯 。 而诸葛亮比刘备小了20岁 。 所以 , 诸葛亮出道的时候 , 天下全是能打的诸侯 , 自己也就只能给诸侯打工 。
时运不济 , 无需自怨自艾 , 但要因势而为 。 而除了运气 , 还有胆量和魄力 。
刘备之所以一生败多胜少 , 就是因为事前没有充分考虑、一切凭着感觉走 。 但这也是优点 , 换个说法则是胆量和魄力 。 特别是在乱世 。 所以 , 乱世之中 , 做得对未必是对、敢去做才是对 。 毛毛躁躁的刘备 , 恰是这种不管对错都敢去做的人 。 而唯谨慎的孔明 , 则最好做谋臣 。 他缺少“拼命硬干”的胆量和魄力 。
识人 , 是刘备的看家本领 。
【爱历史】能识人的刘备当了主公,唯谨慎的孔明做了谋臣
文章图片
刘备
关张皆有万夫不当之勇;赵云 , 忠义无双、浑身是胆;糜竺、孙乾 , 皆能领政一方 。 这些都是被刘备发现且被刘备重用的人才 。 刘备一直在乱世胡乱折腾 , 却没被乱世折腾死 。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就是有这些人才的忠心辅佐 。
寄居荆州的时候 , 刘备发现诸葛亮是人才 。 随即 , 拿出“拼命硬干”的精神 , 三顾茅庐 , 请孔明出山 。 三顾茅庐 , 等同礼贤下士 。 这可以算美德 , 却算不上什么精神 。 但放到当时的情境 , 就能知道三顾茅庐的可贵:
一是年龄代差 。 刘备当时46岁、诸葛亮当时26岁 。 一个年近半百的老江湖卑躬屈膝地请一个乳臭未干的帅小伙 。 这种事 , 曹操和孙权未必干得出来 。
二是身份差距 。 刘备是被曹操称为英雄的人 , 虽不是诸侯但却也是诸侯级的存在 。 而诸葛亮仅是一介书生或一介村夫 。 这种事 , 刘表可没有做过 。
关键是当时谁也不知道诸葛亮有捭阖乱世的能力 。 现在知道诸葛亮是人才 , 但当时谁能知道?这就是刘备的识人之明 。
【爱历史】能识人的刘备当了主公,唯谨慎的孔明做了谋臣
文章图片
刘备
如果一次两次识人英明 , 那没啥稀奇 。 但刘备可不是一次两次 , 而是终其一生地识人英明 。 刘备一直穷、一直弱、一直被人揍 。 所以 , 他能选拔的人才并不多 。 曹操有整个北方中原的人才供其选拔;孙权有这个江东的人才供其选拔 。 刘备没这个好运气 。 但是 , 刘备身边一直人才济济 。 诸葛亮之后 , 还有庞统、黄忠、张松、法正、严颜、马超、刘巴、李平、马良 。 这些人随便拉出一个 , 都能比肩其他王朝的庙堂俊杰 。
自立为汉中王之后 , 刘备需要返回成都处理军政事务 。 这时候 , 就要留下一员大将镇守关中 。 关羽镇守荆州 , 所以汉中应该交给张飞镇守 。 但是 , 刘备并没有选择张飞 , 而是晋升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 。 刘备选择魏延镇守汉中 。 事实证明 , 魏延绝对是镇守汉中的最佳人选 , 同时也是蜀汉的超一流名将 。
诸葛亮南征平叛、北伐曹魏 , 南征北伐既要有兵又要有将 。 兵好找 , 也好练 , 但一将难求 。 那将从哪来?
能带兵的猛将、能打仗的精兵 , 全是刘备一点儿一点儿攒下来的 。 诸葛亮之后 , 蜀汉为啥没能组织大规模北伐?国力吃不消是一个原因 。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则是刘备发现和重用的那些人才都死了:“自臣到汉中 , 中间期年耳 , 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 。 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 。 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 , 非一州之所有 。 ”“若复数年 , 则损三分之二也 , 当何以图敌?”诸葛亮都已自然死亡 , 这些人当然也会自然死亡 。 人才虽然逐渐凋零 , 但蜀汉已经没有识人的刘备 。
跟刘备相比 , 诸葛亮在识人上差了一截 。
为啥挥泪斩马谡?诸葛亮要用马谡这颗人头给自己的过错埋单 。 “马谡言过其实 , 不可大用” , 刘备早有评价 。 但诸葛亮不听 , 而且还任人唯亲 , 非要把守街亭的重任交给自己的弟子马谡 。 这直接导致首次北伐彻底失败 。 如果用魏延守街亭 , 结果怎么都比马谡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