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沸腾( 二 )


义乌是一个不断升级创新的地方
杨成31岁高新日化企业业务骨干
在义乌某高新日化企业 , 31岁的杨成戴着一顶渔夫帽 , 穿着蓝色衬衫 , 把洗水台边的酱油和食用油倒在一片洁白的洗碗巾上 , 他面带笑容对着直播镜头向客户展示这张纸巾的去污能力 , 语气轻松而亲切 。 不同于现代化的格子间 , 杨成工作的地方 , 开阔敞亮的办公室里摆放着清新的肥皂花 。
2013年 , 从湖南南华大学环境专业毕业后 , 杨成跟着在义乌做展柜设计的同学来到这里 。 “义乌名声很大 , 小商品都需要展厅这类的 , 是个蓝海 , 需求很大 。 ”
但杨成对偏向流水线制造的展柜行业没啥兴趣 。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碰到现在的公司老板 , 他可能选择去上海朋友的装修公司工作 。 “在这里突然发现了一个新大陆 。 ”杨成描述第一次见到便携式清洁片和肥皂花的感受 , “随着消费升级 , 生活方式的改变 , 很多产品都会更新换代 。 这个行业和传统的日化行业不一样 , 需要不断创新 。 ”
杨成看重这份工作的职业前景 , “大众化的高新技术产品代表着未来 , 义乌的市场环境有这种不断创新的基因 。 ”在这个“90后”眼中 , 义乌还是一个适合起盘创业的地方 。 “义乌从不缺起早贪黑的年轻人 , 他们只要带一部手机 , 就能闯出一片天地 , 带动这座城市的物流和贸易高速运转 。 ”
不过 , 目前作为公司业务部骨干的杨成并不打算留在义乌 。 “我和身边的朋友有个很明显的感觉 , 来这里的人都是想创业的 , 但到一个瓶颈后 , 就会选择离开 。 ”这两年 , 杨成的几个湖南老乡都离开了义乌 , 有的是企业面临技术转型 , 在义乌积攒资本后前往广州整合资源;有的因为用工问题 , 工厂迁往湖南、江西等地 , 产业工人也随之转移 。
尽管如此 , 仍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流向义乌 , 杨成笑说义乌的消费水平也因此水涨船高 。 “现在市区的房价单价都四五万元了 , 以我的工资水平还难以负担 。 ”杨成说 , “将来我可能去海南 , 可能去杭州 , 但还会做高新日化产品这块 。 ”
文中周娟、杨成、王晓诺为化名
新闻+
在《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中 , 义乌城区人口达118.42万人 , 跻身大城市“俱乐部” 。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义乌青年常住人口为73.23万人 , 占常住人口比约四成 , 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 , 青年常住人口增加19.9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