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一点】“双11”进化论:新型青年如何消费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采访人员余冰玥
“姐妹不拼单我不买 , 拼单就是好姐妹 。 ”今年“双11” , 直播间各类护肤品“买一送一”优惠让胡圆圆一度疯狂 。 但脸只有一张 , 用不完这么多护肤品 , 胡圆圆转头联系闺蜜 , 关系亲近、需求相似的几人一拍即合 , 组成“双11理性剁手姐妹团” 。
“等我再瘦三斤 , ‘双11’就把那双鞋买了 。 ”早在国庆假期逛街时 , 李冉就看上了一双靴子 , 但由于价格偏高没舍得买 。 回到家后 , 对鞋的渴望再次袭上心头 , 李冉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瘦了就买 。 但事实是 , “双11”到了 , 李冉没有瘦下来 , 靴子还是下了单 。 “虽然画的饼没有实现 , 但也算是给自己努力过的奖励 。 ”
“姐妹型消费”“画饼型消费”“饱腹型消费”“体验型消费”……这一届年轻人运用了许多新词 , 用来形容自己的消费类型 , 贴切又有趣 。 “新型”青年有哪些消费习惯?消费模式背后蕴藏了怎样的时代特质?又反映着怎样的个人心理?
【时尚一点】“双11”进化论:新型青年如何消费
文章图片
视觉中国供图
【时尚一点】“双11”进化论:新型青年如何消费】“姐妹拼单”:每一单都闪耀着友情的光辉
今年“双11”是胡圆圆第二次组织“姐妹拼单” , 如何以最优惠的价格得到分量正好的商品?胡圆圆充分发挥起自己的数学功底和社交天赋:“精华正装买二送一 , 外加六个小样 , 咱们三个人拼 , 每人一个正装两个小样 , 价格和分量刚刚好 。 ”“这个水买300毫升送300毫升 , 我已找好两个小伙伴了 , 你确定要我们就付定金……”
除了自己“发车” , 胡圆圆还常常被拉上他人的“车” 。 “这个面膜很划算 , 你要不要尝试一下 , 用完脸特别亮 。 ”在看完闺蜜总结的一大串行云流水的产品功效和优点分析后 , 正愁面膜快用完、不确定是回购还是尝新的胡圆圆瞬间心动“上车” 。
当然 , 也存在“开车失败”的情况 , 一个小伙伴临时退出 , 拼单以失败告终 。 胡圆圆虽觉得可惜 , 但依旧冷静:“拼单就是为了买到合适的量 , 不拼单就不够划算 , 干脆不买喽 。 ”
在胡圆圆看来 , 和好姐妹拼单购物 , 价格减半 , 快乐翻倍 , 还能解锁未知新领域 。 “比如一起拼香水 , 就能以一份的钱买到两种味道;一起研究买哪种护肤品 , 能在别人的建议中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实际需求 。 ”胡圆圆觉得 , 每一单都闪耀着友情的光辉 。
在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教师陈武看来 , 在具有“原子化”特质的现代社会中 ,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 相对于单纯对“物”的追求 , 人们在消费中的社交和情感需求也在增加 。
“和伙伴‘拼’这个过程本身 , 是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 , 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交流机制 。 ”陈武认为 , 拼单很多时候有点像拼图游戏 , 大家共同去达成一个目标 , 比一个人达成目标更快乐 。
相较于无秩序的囤积 , 当代年轻人更倾向于有意识的谋划 , 既追求性价比 , 也注重情感增量 。 “当前生活里很多事情都是一个人就能完成 , 个人接收到的信息也是有限的 。 ”陈武指出 , “和朋友拼单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合作 。 一方面是经过熟人社会筛选 , 更值得信任与购买;另一方面 , 通过合作能够获得多倍的快乐 , 比如一起拆快递、一起交流讨论商品是否好用 , 增强‘获得’本身的幸福感 。 ”
为服务与体验带来的快乐“埋单”
相对于具体的商品 , 今年“双11” , 王莹更偏向于购买“体验型”商品 。 作为一位家有“二孩”的职业妈妈 , 王莹为家人购买了一个季度的“做饭”服务 。 对方会根据家人需求准备好菜谱 , 按照需要的频率来到家里做饭 , 从备菜到饭后“一条龙”服务 , 味道不输餐馆 。 对于王莹而言 , 花钱买“做饭”服务能够解放双手 , 同时在自家做也能吃得更健康 , 增强生活的舒适度与幸福感 。
和王莹一样购买体验服务的不算少数 。 工作刚满一年的李自刚在“双11”活动中购买了两个月的头部按摩卡和打折的游乐园年票 。 “我很享受在工作一天之后去按摩 , 可以有人为我提供服务 , 缓解疲惫的状态 。 ”
游乐园年票则是为了获得“单纯的快乐” 。 “买了年卡后 , 节假日可以不用预约 , 想玩多久过山车就玩多久 。 仅仅是去游乐园坐着发呆看夕阳 , 都是特别美好的体验 。 ”李自认为 , 相对于商品 , 体验型消费虽然没有获得拆快递的实体快感 , 但能够“预约”美好的时间和心情 , “为快乐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