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说不想做,了解“CAR”心理需要模型,帮助孩子改善行为

文|小歆妈咪(文章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平平的妈妈发现最近无论叮嘱什么事情 , 孩子都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 可是叮嘱的事情又与他自己相关 , 不叮嘱他也不主动去做 。 就好像上周末妈妈吩咐他早点写作业 , 第二天要交给老师 。 可是平平却嫌弃妈妈啰嗦 , 说:“我不想现在做作业 , 你不要老是强迫我好不好?”
平平妈妈明白他不喜欢被安排 , 于是说:“我不强迫你写作业 , 但是现在已经很晚了 , 你迟些再写作业就会耽误你明天的起床 , 赶不上公车 , 睡不够精神又不好 , 是不是对你自己有影响?你自己安排时间 , 但是要在是十一点半之前写完 , 写完我给你热牛奶 , 喝完早点睡好不好?”平平听完后 , 自己认真地想了想 , 就写作业去了 。
当孩子说不想做,了解“CAR”心理需要模型,帮助孩子改善行为
文章图片
平平妈妈的话帮助平平认识到了现在写作业的重要性和好处 , 也让他自己自主安排时间去写作业 , 语气和用词也很适当 , 平平就容易接受 , 认真地去完成自己的事情 。
孩子之所以干什么都提不起劲 , 是因为他缺乏内心动机 。 父母要认识到“CAR”心理需要模型 , 让他内心动机重新被激发 , 自愿地去完成任务 。
01.什么是“CAR”心理需要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种动机理论:自我决定论 。 他们认为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 , 分别是胜任感(competence) , 归属感(relatedness)和自主感(autonomy) 。 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的话 , 孩子会表现为各种行为问题 。 得到满足时 , 孩子就能会把外在动机转化成内在动机 , 并感受到高的幸福感 。
当孩子说不想做,了解“CAR”心理需要模型,帮助孩子改善行为
文章图片
胜任感(C)
当孩子说不想做,了解“CAR”心理需要模型,帮助孩子改善行为】也称为自我价值感 , 他通过自己的在行为和能力上的成功而获得一种积极的自我价值感的体验 。 让孩子相信自己做好某件事某项任务 , 在积极的情绪之下去完成 , 效率和效果都会很好 。
自主感(A)
即知道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身体 , 做某些事情 。 让孩子在规则范围内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 他们的心理动机就会被激发 , 不再只是被动地完成任务 。
归属感(R)
又称隶属感 , 是指孩子自己感觉被家人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 , 也是心理上的一种安全感 。 这种心理需要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 , 他们在安全感、落实感的基础上去做事情 , 也会增强他做事的效率和效果 。
当孩子说不想做,了解“CAR”心理需要模型,帮助孩子改善行为
文章图片
02.孩子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不被满足时会有什么表现?
?消极的情绪和行为
孩子因为外在动机去做事的时候 , 他会觉得活动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 处于压力下去完成 , 情绪和行为上都会表现得比较消极 , 比较敷衍了事 , 效果没有那么好 。
心理学研究表明 , 消极心态可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或半抑制状态 , 使得孩子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都降低 , 不利于他的学习 , 也不利于他的心理健康 。
?缺乏自信
美国著名的思想家爱默生曾说过 ,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
当孩子说不想做,了解“CAR”心理需要模型,帮助孩子改善行为
文章图片
孩子没有胜任感的话 , 就体会不到自我价值 , 既不愿意去完成 , 也不相信自己可以去完成 。
缺乏自信的孩子 , 他会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 , 或者早已经给自己预示了一个坏的结果 , 做事也就不会尽力 , 自然也不会成功 。
?压力很大
孩子在被强迫的时候做任务 , 尽管任务对他有益处 , 但他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 , 从而厌恶和反感任务 , 不愿意去做 。 父母强迫孩子去做事情的时候 , 孩子会觉得没有归属感 , 认为父母不理解他 , 不尊重他 , 亲子关系会遭受损害 。
当孩子说不想做,了解“CAR”心理需要模型,帮助孩子改善行为
文章图片
03父母如何利用“CAR”心理需要模型改善孩子的行为?
向孩子解释原因 , 而不是命令强迫他完成却不说明理由
父母向孩子解释他所做的任务的原因 , 帮助他认识到该项任务的对于他的重要性、合理性 , 以及做完这项任务得到的益处 , 也为他提供了完成任务的方向和方法 , 那么孩子就愿意去完成 , 任务也容易被完成 , 孩子就会体会到了自我价值 , 从而增加了成就感 , 以后也会因为成就感而去自愿地完成 , 不需要家长的反复叮嘱 , 强制他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