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老子和陶渊明,前后相差一千年,为什么都有了“桃花源”的想法?

最早为我们描绘“桃花源”这个美丽梦境的不是陶渊明 , 而是老子 。 这里环境优美 , 人民和乐 , 无苛捐之扰 , 无暴政之忧 。 桃花源 , 成了古代知识分子和在战乱中痛苦挣扎的百姓心中所向往的圣地 。 小国寡民的社会环境 , 是老子对战乱频发的动荡时代极为不满的畅想 , 他以当时散落的农村生活为背景 , 构建出来一个“桃花源”式的乌托邦 。
【历史故事】老子和陶渊明,前后相差一千年,为什么都有了“桃花源”的想法?
文章图片
在这个梦中 , 有这样几个要素:一是人口土地:国家要小 , 人民要少 。 这是针对春秋战国时代 , 各诸侯王都想开疆拓土 , 想拥有广大土地、众多人口而言的 。 地广人多 , 就有富国强兵的条件 , 就会有更多的盘剥与压榨 , 也会有更大的野心 , 所以老子才有小国少民的想法 。 二是生活环境:要封闭 , 舟船车马不用 。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培养百姓安土不迁的思想 。 没有人口的流动 , 就没有生活状态的对比 , 就不会激发人们的贪欲 。
【历史故事】老子和陶渊明,前后相差一千年,为什么都有了“桃花源”的想法?
文章图片
三是生活方式:要返璞归真 。 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 , 却并不使用 , 结绳记事 。 这看似是社会的倒退 , 可这里一定有老子面对残酷现实的愤激无奈 。 只要重智巧 , 就会有伪诈 , 不如让人们永远纯真质朴 , 愚得可爱 。 四是与世隔绝:过自给自足的安宁生活 。 没有交往 , 也就没有纷争 。 五是无为而治:或者说这里无君无王 , “至治之极” , 也根本就不需要有什么君王 , 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行事 。
【历史故事】老子和陶渊明,前后相差一千年,为什么都有了“桃花源”的想法?
文章图片
这样治理国家 , 就没有阶级差别了 , 家家都能衣食丰足 , 吃得香甜 , 穿得漂亮 , 住得安适 , 过得快乐 。 与老子相比 , 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更有诗情画意 , 有诗人文学家的神奇和浪漫 。 而老子的桃花源 , 则自然质朴 , 更鲜明地体现了老子无为(无违)无治的政治主张 。 我们进一步分析一下 , 老子和陶渊明生活的年代前后相差一千年 , 为什么都有了这样的想法?
【历史故事】老子和陶渊明,前后相差一千年,为什么都有了“桃花源”的想法?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老子和陶渊明,前后相差一千年,为什么都有了“桃花源”的想法?】“小国寡民”是老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 “不知有汉 , 无论魏晋”是陶渊明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 它们都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 都幻想着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战争和掠夺 , 也没有暴政和恐惧的生活 。 这种单纯的、质朴的社会 , 民风淳朴厚实 。 老子、陶渊明所构建的理想国中安定和谐的生活 , 令人心驰神往 。 我们研究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 探究陶渊明的桃花源 , 更要分析产生这种理想的社会根源、时代因素及其想要解决的问题 , 这才是我们研究桃花源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