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大明汉服,藏着哪些宋元的影子?( 二 )


【爱历史】大明汉服,藏着哪些宋元的影子?
文章图片
(明)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夫人陶氏画像 。 老夫人的竖领浅灰蟒纹大襟袄上有非常明显的两颗金扣子 。 来源/孔子博物馆
虽然在隋唐时 , 便有用纽扣固定圆领的做法 , 但让纽扣广泛运用到交领、对襟等等各种款式上 , 还得是宋代 。 只是宋代的纽扣主要在衣襟接近腋下部位与肩部 , 并不是固定衣服的主力 , 单纯以辅助系带的形式出现 。 不过在一些宋代墓葬壁画中 , 已经出现了受少数民族服装影响、在衣襟自上而下依次缝缀六对扣子的褙子 。 这种排扣在朱元璋的“衣冠复古诏”后 , 非但没有销声匿迹 , 反而和马面裙一样 , 成为皇家服饰的一员 。
【爱历史】大明汉服,藏着哪些宋元的影子?
文章图片
明孝靖皇后洒线绣蹙金龙百子戏女夹衣 。 来源/北京定陵博物馆
让人又爱又恨的元代服饰
从朱元璋这份诏书的初衷来看 , 大约未必是要在全国掀起“复古运动” , 全部改成古代的穿法 。 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扫除前朝的影响 , 尤其是元蒙带入中原的所谓“胡俗衣服” 。 然而 , 真正决定服装流行的还真不是皇帝的诏书 , 而是平民大众的选择 。 穿什么衣服方便美观 , 咱就选择穿什么 。 得益于此 , 一些带有蒙古元素的衣服也经过改进 , 融入了明制服饰的大家庭中 。
大帽、小帽
受元朝影响最多的地方 , 大概要数明朝的帽子了 。
说起元朝皇帝的画像 , 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那顶看起来每个皇帝人手一件的圆帽了 。
自左至右为元真宗、武宗、仁宗(清)姚鼐历代帝王真像 。 来源/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这种帽体呈圆形、有瓜棱纹、还有微微向下倾斜的帽檐的帽子叫做“钹笠帽” , 因其长得很像铜钹而得名 。 毫无疑问 , 这是名副其实的蒙古服饰 。 但在明代 , 这种帽子却没有被取缔 , 而是和元代一样 , 广泛存在于各阶层 。 在明人的小说话本和笔记记载中 , 我们时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
【爱历史】大明汉服,藏着哪些宋元的影子?
文章图片
来源/继志斋《重校琵琶记》插图
以钹笠帽为基础 , 通过改变帽檐的宽度和倾斜角度 , 还产生了许多变种 。 这些圆檐帽在明代的“存在感”极高 , 下至胥吏、家仆 , 上至官员常服 , 乃至皇帝本人 , 都会穿戴这些带有蒙古特色的带檐圆帽 。 比如帽檐较宽且平直的直檐大帽 , 不仅出现在明成祖的遗物清单中 , 还经常出现在明代官员的常服画像里 。 大概是因为这种有檐的帽子比汉人传统的幞头巾更大 , 所以明代文献中常以“大帽”称之 。 而正因为这种“大帽”穿戴的普遍性 , “大帽”在明代一度成了高门家仆或官吏的代名词 。
【爱历史】大明汉服,藏着哪些宋元的影子?
文章图片
明人绘明宣宗马上像 , 就是戴着这种圆形有檐的帽子 。 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飞鱼服和曳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