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宋朝花钱买和平,您觉得划算吗?

一千零一十六年前的今天 , 也就是公元1005年的1月28日 , 在长达25年的惨烈战争之后 , 宋朝与辽国缔结了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项和约——澶渊之盟 。 和约规定 , 辽宋约为兄弟之国 , 宋每年送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 从此罢战修好 。
说白了 , 就是宋朝花钱买和平 。
【历史故事】宋朝花钱买和平,您觉得划算吗?
文章图片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花钱买和平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符合传统儒家文化所讲究的春秋大义的 , 在当时就受到了极大争议 。 和约缔结之际 , 宋廷重臣、官居参知政事的王钦若就曾如此向宋真宗痛陈:
“城下之盟 , 春秋耻之!澶渊之举 , 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 , 何耻如之!”
这几乎是直接向皇帝开炮 。
尽管王钦若更多是想借此打击硬拉皇帝亲征而后又同意议和的政敌寇准 , 目的不太纯正 , 然而他的观点却得到了绝大多数古代史学家的认同 。
【历史故事】宋朝花钱买和平,您觉得划算吗?
文章图片
屈辱求和、失地丧权、开有宋一代投降之先河 , 这就是他们对于澶渊之盟的认识 。 然而到了近现代 , 很多史学家又开始对澶渊之盟持比较积极的看法 , 曾在百家讲坛开讲《塞北三朝》的袁腾飞老师是其中的代表 , 理由主要是以下两点:
其一 , 澶渊之盟后 , 辽宋之间大抵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局面 , 双方未再有大的争端 , 两国都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 , 四方无事 , 民众得以休养生息 , 无论是朝廷还是普通老百姓 , 都得了很大的实惠 。
当时的一些史料很能支持这个说法 。 宋太宗时 , 全国人口大约一千三四百万 , 到了宋神宗时期 , 全国人口已经突破了3000多万 , 翻了一倍有余 。
【历史故事】宋朝花钱买和平,您觉得划算吗?
文章图片
经济上的发展就更为可观了 。 宋太宗时 , 全国的商税收入仅有400万贯 , 到了宋仁宗时 , 商税收入已经接近2000万贯 。 如果按照常见的一贯钱折一两银子的计算方法 , 宋朝单单商税一项的收入就超过了明朝全年的财政收入 , 可见宋朝社会的富足 。
其二 , 与战争的花费相比 , 每年的那点岁币实在是不值一提 , 况且宋朝还可以通过贸易百倍千倍地赚回来 。 宋仁宗时期的明相富弼在著名的《河北守御十二条》中便说:
“此次河湟百姓 , 凡四十年不识干戈 , 岁遗差优 , 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 , 则知澶渊之盟 , 未为失策 。 ”
当然 , 以上的两点好处 , 作为和约另一方的辽国也是同样享受到的 。 因此 , 从实用角度来看 , 澶渊之盟算得上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双赢和约 。
【历史故事】宋朝花钱买和平,您觉得划算吗?
文章图片
然而从历史角度看 , 您又会发现是另外一幅图景 。
同样是著名的《河北守御十二条》 , 在阐述了一通澶渊之盟的好处之后 , 富弼对当时北宋朝野安于现状的普遍心态极为忧虑 , 他说:
“所可痛者 , 当国大臣 , 论和之后 , 武备皆废 , 谓敌不敢背约 , 谓边不必预防 , 谓世常安 , 谓兵永息 , 恬然自处 , 都不为忧” 。
从澶渊之盟到富弼向宋仁宗上疏《河北守御十二条》 , 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代人的时间 , 此时的大宋朝野都弥漫着一种苟安的范围 , 他们已经不相信战争会再次爆发了 。
【历史故事】宋朝花钱买和平,您觉得划算吗?】北方的辽国也是同样的情况 , 几十年的安逸享乐已经使他们完全丧失了立国时的血性与悍勇 , 转而像汉人一样追求起精致的文化与物质生活来 。
比宋仁宗晚二十年的辽道宗耶律洪基就是一个典型 , 诗琴书画 , 墨棋歌花 , 这位《天龙八部》中乔峰的大哥是无所不通 , 当边境发生了宋朝边兵放冷箭射伤了辽国百姓的恶性事件后 , 这位辽国主动致信宋神宗 , 申明两国要“义诺一家 , 共思于悠永” , 继续和平下去 , 曾出使辽国的苏辙评价他是典型的亲宋派:
“在位既久 , 颇知利害 。 与朝廷(宋朝)和好念深 , 蕃汉人户休养生息 , 人人安居 , 不乐战斗 。 ”
这样的一位皇帝 , 是绝对不可能像《天龙八部》里塑造的那样动不动就要举兵南征的 , 他临终时 , 还在和继任者强调要与宋朝继续通好 , “切勿生事” 。
【历史故事】宋朝花钱买和平,您觉得划算吗?
文章图片
宋辽两国都是这样一个状态 , 也就难怪女真人的崛起能这么轻而易举了 。 换言之 , 要是没有澶渊之盟 , 辽国两国始终保持时战时和的对峙局面 , 双方军队始终处在紧张的备战状态 , 偏居东北一隅实力弱小的女真人是很难有崛起的机会的 , 即使崛起 , 也会被久经沙场的辽国军队迅速扑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