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 , 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 , 影响最大的国家 。 渤海国的主要居民是靺鞨人 , 兴起于武周朝的武则天时期 , 强盛于唐玄宗时期 , 文化昌盛 , 国力强大 , 人口达到惊人的500万 。 在那个缺乏棉制品以及耐寒作物的时代 , 东北能有如此多的人口 , 着实不容易 。 因此 , 渤海国也有“海东盛国”之称 。
文章图片
在东北亚 , 渤海国地接唐朝和新罗 , 与日本隔海相望 , 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 因此 , 无论是唐朝还是日本 , 都试图将这个国家拉拢在自己身边 。 自渤海国建立以来 , 日本与该国有200多年的邦交 , 互相遣使不断 。 根据史料记载 , 日本派遣往渤海国的使节被称为“遣渤海使” , 一共派遣了13次 。 由此可见 , 在日本心中 , 渤海国是仅次于唐朝 , 排名第二的重要国家 。
日本之所以会如此亲近渤海国 , 是因为两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新罗 。 渤海国的主要居民是靺鞨人 , 但是却与被唐朝和新罗联合灭亡的高句丽有着极深的联系 。 自建立以来 , 渤海国经常以高句丽的继承者自居 , 因此非常敌视新罗国 。 在与日本的国书中 , 渤海国更是经常称要“复高句丽之旧居” , 也就是夺回高句丽国的故地 。 而日本也将渤海国称为“渤海郡者旧高丽国也” 。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日本一贯非常自大 , 以神国自居 , 甚至还认为自己与大唐平起平坐 。 因此 , 日本并不是非常看得起渤海国 , 一直将之视为自己的属国 。 当然 , 渤海国对日本妄自尊大的态度大多也只是一笑置之 。
【【历史故事】中国刻有29字的国宝石块,日军抹掉3字后盗走,现倒成了日本国宝】然而没想到的是 , 日本与渤海国的交往 , 也成为日本对东北狼子野心的渊源 , 才使得日本敢在1000多年后恬不知耻地声称:“东北自古以来就是日本领土” 。 为了伪造这段历史 , 日本可谓煞费苦心 。
文章图片
前文也说到 , 渤海国是唐朝重要的属国 , 曾多次派遣使节册封渤海王 。 唐睿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 , 郎将、鸿胪卿崔?奉命由唐朝去东北册封靺鞨族首领“(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 , 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 , 加授忽汗州都督” 。
事毕后 , 崔?在旅顺黄金山下的一块单体十多立方米、重逾九吨的驼形天然顽石上 , 刻了“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井两口 , 永为记验 。 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共29个字 , 史称“鸿胪井石刻”!这是证明中国曾对东北曾进行有效控制的有效证据 , 记载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 , 对中国东北史、民族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
文章图片
然而就是这样一件国宝 , 却在1200年后 , 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觊觎 。 1905年7月 , 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夺取了旅顺 , 并意外发现了这一千年古碑 。 1908年10月 ,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带领日本海军前往黄金山 , 日军用大锤、钢钎等将鸿胪井大石整块从山体上凿下 , 又用船悄悄运回旅顺内的日本海军司令部 , 时任日本海军司令的富冈定恭接收了这件宝物 。
富冈定恭盗得鸿胪井石刻后 , 将其运到日本 , 亲手送到了上司日本海军大臣斋藤实的手上 。 随后 , 无耻的日寇又抹掉了唐鸿胪卿崔?的名字 , 好将这块石头化为日本的文物 , 为日军日后侵占东北作历史证明 。 他们试图利用日本与渤海国曾经的特殊关系 , 将东北化为日本“自古以来”的领土 。
文章图片
1910年4月 , 斋藤实将鸿胪井石刻送给日本明治天皇 。 明治天皇抚摸着这块极具历史意义的石块 , 一时间心潮澎湃 , 就好像摸到了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以及埋葬在下面丰富的资源 。 于是明治天皇悍然下令 , 将鸿胪井石刻作为日本皇室的国宝 , 代代相传 。
1945年8月 , 经过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之后 , 日本终于被打败 。 大批被掠夺的宝物归还了中国 , 但鸿胪井石刻由于被藏入深宫 , 而天皇也一直没有被清算 , 因此不为人所知 。 直到1967年5月 , 日本学者渡边谅得到天皇召见得以进入皇宫 , 在建安府的前院见到了这块鸿胪井石碑 。 渡边因此写了《鸿胪井考》一文 , 文章发布之后中国学者才知道了这一国宝的下落 。
- 【爱历史】女王伊丽莎白的遗体为什么放在炮车上
- 【历史故事】她是皇太极的女儿,是清朝最出名的公主,丈夫儿子都被康熙杀死
- 【历史故事】如果吕布和赵云单挑的话,谁最有可能赢呢?答案出乎你的意料!
- 【历史故事】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根源是什么?
- 【历史故事】大汉贤后卫子夫自杀而亡,是以什么规格下葬的?
- 【历史故事】梁山五虎上将分别是谁一般人都说不全
- 【历史故事】董卓为何一手好牌打烂了?仔细斟酌,才发现董卓根本没有胜机
- 【爱历史】关羽的爵位“汉寿亭侯”是曹操封的,为何关羽后来一直以此自居?
- 【爱历史】白居易25.为百姓谋福,观西湖春景
- 【历史故事】学问不代表人品,历史上凿壁偷光的匡衡,不该是我们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