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他是比肩戚继光的抗倭名将,却不为后人所熟知

说起明朝的将领 , 映入很多人脑海的就是戚继光 , 却很少有人主动提起另一个人 , 那就是俞大猷 。 在当时的老百姓中 , 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俞龙戚虎 , 杀贼如土” 。 龙和虎在我们心中就是勇猛威武的形象 , 用来形容这二人可见百姓对于这二人的认可 。
可是在历史的洪流中 , 俞大猷却渐渐被忽略了 。 俞大猷年长戚继光25岁 , 但两人的友情却很深厚 。
【历史故事】他是比肩戚继光的抗倭名将,却不为后人所熟知
文章图片
俞大猷出生的家庭算不上多富庶 , 他的父亲只是明朝的一个小官 , 拿着微薄的俸禄养活一家人 , 日子过得比较清苦 。 家庭带给他唯一的资本就是他的父亲去世后 , 他能够承袭父亲百户的位置 , 这是他人生的起点 。
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 , 俞大猷考中了武举人 , 然后成为全国第五名的武进士 , 顺理成章被皇帝封为千户 , 随后听从命令驻扎在金门 , 这一年的俞大猷 , 已经32岁了 。
【历史故事】他是比肩戚继光的抗倭名将,却不为后人所熟知
文章图片
而后 , 俞大猷就经历着被上司欣赏 , 因一些弹劾被贬职 , 然后又在被欣赏启用 , 又被贬职的循环中 。 直到俞大猷50多岁的时候 , 他遇上了自己的伯乐 , 这个人就是胡宗宪 。
胡宗宪是被朝廷调任组织抗倭的 , 在胡宗宪工作过程中 , 重用并提拔了俞大猷 。 俞大猷开始真正参与到抗击倭寇的事业中 。 然而他在战场上取得的成绩却被记在了胡宗宪的头上 , 只能说伯乐虽然伯乐 , 可却不是真正地为你好 , 无私奉献 。 反而最后因为一次海战的不利 , 被朝廷免职 。
【历史故事】他是比肩戚继光的抗倭名将,却不为后人所熟知
文章图片
俞大猷对于抗击倭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 或许当时明朝采纳了他的建议 , 海军会更早一步发展壮大 。
明朝对于抗击倭寇 , 当时是有好几种设想的 。 一种是主张御寇于海;一种主张是御寇于岸;另一种就是俞大猷的主张 , 他认为将海、岸、陆三重防御综合起来 , 才能真正杜绝倭寇隐患 。 并且他也一直为此做着自己的努力 。
【历史故事】他是比肩戚继光的抗倭名将,却不为后人所熟知
文章图片
他曾在沿海招募了一批渔民进行训练 , 这些渔民勇敢坚韧 , 善于水战 , 因为长期在沿海地区 , 更是懂得查看海上动态 , 方便士兵根据海域变化进行作战 。 这些人在后期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虽然俞大猷没有真正亲手带领出一批作战人才 , 但是他的水军战法得到了不少将领的认可 , 其他人纷纷效法 。
俞大猷训练的不止是水军 , 还有一批车军 , 就是著名的“大同镇兵车操法” , 这是以步兵奇兵取胜的小成本战法 , 走的是军队小而精的路子 。 但这种多兵种相互配合的战术却大大增强了明军的实力 , 对骑兵有克制作用 , 因此也守住了明朝的北方大门 。
俞大猷的一生虽然仕途不顺 , 但他是真正的率性而活 。 对比起军队的纪律严明 , 他更喜欢的大概是孤胆英雄的形象 。
【历史故事】他是比肩戚继光的抗倭名将,却不为后人所熟知
文章图片
棍被称为“百兵之首” , 相传俞大猷为了精进无数 , 曾孤身前往少林寺学习所谓的最正宗的棍法 。 然而却在看到少林寺僧人展现出的棍术后 , 俞大猷大失所望 。 在他看来 , 少林寺的棍术花哨的招式已经完全盖过实战的应用 , 棍术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制敌 。 在所有武僧的不赞同的目光中 , 俞大猷展示了自己钻研的棍术 。
整套棍术招式精简 , 朴实无华却实用性很强 , 虚实结合、刚柔并济、招式变幻莫测 , 后发制人 。 引得少林寺僧人纷纷拜师想要学习 , 来重振少林棍法 。
虽然俞大猷没有正式开创门派 , 但他却在无意间发展了南方武术 , 以至于今天在南方还能看到很多人在使用“俞氏棍法” 。
【历史故事】他是比肩戚继光的抗倭名将,却不为后人所熟知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他是比肩戚继光的抗倭名将,却不为后人所熟知】俞大猷的一生经历了“七次屈辱 , 四次贬官 , 一次入狱” , 即使如此 , 他也没有放在心上 , 一心只想着永绝当时的倭寇隐患 。 大概也是俞大猷的自命清高不容于当时的文官 , 才会在历史上名气大大不如戚继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