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有这样一位宝妈 , 她在教育孩子方面奉行着"言传身教"的方法 , 认为教育孩子就要多说 。 因此她几乎每一天都会跟孩子谈心 , 讲讲一些生活和学习的道理 , 每天督促孩子学习 , 几乎没有停歇过 。 一开始 , 她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还很顺畅 , 孩子也很用心地听她的话 。 可是昨天她向我反应说 , 发现孩子最近总是对她爱理不理 , 跟她对话也总是很不耐烦 。 不管她怎么苦口婆心的好言相劝 , 孩子总是充耳不闻 , 听不进去 。
听完之后 , 我很快意识到这其实是这位母亲的教育方法不对 , 总是不停地给孩子灌输一些早已经知道的道理 , 会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心理饱和" , 就容易对外物产生厌倦的情绪 , 也就出现了父母越唠叨 , 孩子越叛逆的现象 。
文章图片
越唠叨越叛逆的原因在于孩子"心理饱和"
何为"心理饱和"现象
饱和词是个化学上的用语 , 意思是把盐往水里扔 , 当盐不再溶解时 , 就达到了饱和的程度 。 心理饱和 , 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极限 , 再刺激下去会引发抗拒和逃避 , 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行为 。
当孩子学习上达到了极限 , 然而父母却还是一直唠叨着给孩子增加了刺激 , 就会让孩子感到很厌烦 。 如果父母没有加以控制 , 就很容易会引发越唠叨越叛逆的现象 。
"心理饱和"现象导致家长越唠叨孩子越发叛逆
"心理饱和"导致孩子产生了厌倦心理
没有一个人能够对一件事情有着无限的热爱 , 任何人能够接受的某种刺激 , 不管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 , 都是具有一定限度的 。 当人的内心产生了饱和心理之后 , 就很容易对外物产生厌倦的心理 。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 在公共场合摆个摊子放了纸和笔 , 如果有人能够完整地且不修改地写出1—300的数字 , 就可以得到50块钱的奖励 。
许多人路过都纷纷拿起笔来尝试 , 但最终却没有一个人能够领到这份奖励 。 心理学家认为 , 参赛者之所以失败了 , 就是因为产生了"心理饱和" , 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做一件事 , 就很容易进入到厌烦的状态 , 思绪会受到外界的打乱 , 注意力也越来越低 , 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 不想或者不能继续完成任务 。
当孩子的内心产生了"心理饱和"现象时 , 也是一样的道理 , 开始对要做的事失去兴趣 , 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 父母越是唠叨就像是一个逼迫 , 孩子接受不了就越加反抗父母 。
文章图片
"心理饱和"导致孩子产生严重叛逆心理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产生"心理饱和"的时候 , 就好像是一根弹簧被拉出来原本的限量 , 就不可能再回到原来那种弹性和形状了 。
比如在学习上 , 老师一下子给孩子布置了100道题目作为周末的作业 , 那么一开始孩子可能是充满着激情和饱满的信心投入到做题中 , 做题的效率和准确率都很高 。
但这样的情况持续的一段时间后 , 孩子的热情会慢慢地消散 , 进而对做题产生了厌倦心理 , 也就自然而然地降低了做题效率 , 答案也是漏洞百出 。 这时 , 如果父母没有发现孩子产生的反感 , 而是一味地唠叨孩子或责怪孩子 , 没有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 则孩子的内心的叛逆心理就很容易被引发 , 他们开始喜欢跟父母对着干甚至是做出一些更为叛逆的事情 , 因而父母越唠叨孩子越叛逆 , 得不偿失 。
"心理饱和"还可能是"失败者"的帮凶
心理饱和多产生为负面影响 , 也常常是失败者的失败的一种因素 。
曾经美国有一位商人去印第安纳的居住地旅游 , 途中他看见了那里有编织的草帽很喜欢 , 就询问了价格 , 对方说"一顶帽子10块钱 。 "商人觉得价格合理 , 又问:"假设我要100顶 , 那么一顶要多少钱?"对方答说:"20块钱每顶 。 "
商人感到十分纳闷 , 问说:"为什么我们买批发反而更加贵呢?"对方答说:"因为做一顶的时候我们充满着激情感觉很轻松 , 然而做100顶我们的热情早就消散了 , 我们需要耐着性子去做 , 早就厌倦了 。 "就这样 , 由于买草帽的人产生了"心理饱和"现象 , 也导致了这笔生意的流失 。
心理饱和的负能量很大 , 它使人人们产生一种厌倦不安的心理 , 对人体有害无益 , 所以父母要学会消散孩子的"心理饱和"现象 , 才不会出现父母越唠叨孩子越叛逆的情况 。
- 为了养家没时间陪孩子?别找借口,任何的“陪伴缺失”都是冷暴力
- 父母这3个行为,会导致孩子长大“不孝顺”,网友:自作自受
- 孩子总是莫名坏情绪?家长巧用“思维导图”,击败“情绪小怪兽”
- 为什么有的孩子头上有“2个旋?”代表啥意思,父母都应知道下
- 家庭三角关系,是孩子的“人际关系”模板,家长要懂得正确构建
- 天赋递减法则:越早发现孩子的天赋并培养,孩子越有可能有大成就
- 想尊重孩子私人空间,又怕疏远?用这5招,孩子主动和你做朋友
- “嫉妒心”是把双刃剑,只有正向引导,才能成激励孩子的“利器”
- 孩子一遇挫折就大哭?锻炼“心理韧性”,孩子才有“反弹力”
- 孩子开始臭美?“审美”和“虚荣心”如何平衡?家长把握度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