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陈寿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最后一句话:“然连年动众 , 未能成功 , 盖应变将略 , 非其所长欤!”意思是说 , 诸葛亮连年北伐也没能成功 , 大概是因为应对变化的将领谋略 , 不是他的长处吧?
【爱历史】陈寿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文章图片
因为这句话 , 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 有人就认为陈寿这是在批评诸葛亮 , 说他的军事才能不如政治才能高 , 诸葛亮不善于随机应变的将略等等 。 进而有人说 , 陈寿这是在黑诸葛亮 , 因为陈寿的父亲作为蜀汉官员曾受到诸葛亮的处罚 , 这些说法其实都不靠谱 。
【爱历史】陈寿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文章图片
陈寿是一位优秀的史学家 , 他所著《三国志》叙事精炼 , 取材严谨 , 史实准确 , 历来被视为一部良史 。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齐名 , 一起被称为“前四史” 。 一部《三国志》有如此高的评价 , 陈寿当然不会是因为私怨 , 而歪曲史实的那种人 。
【爱历史】陈寿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文章图片
而且只要通读过《三国志·诸葛亮》传的人就知道 , 陈寿对诸葛亮是非常推崇的 , 各种褒奖之词毫不吝惜 。 陈寿认为 , 诸葛亮作为相国 , 治理内政、修订法律 , 让百姓心悦诚服 , 是和管仲、萧何一样的人 , 这么高的评价 , 你怎么能说陈寿在黑诸葛亮呢?
【爱历史】陈寿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文章图片
那么 , 陈寿为何要最后说一句“盖应变将略 , 非其所长欤”?
第一 , 陈寿在自圆其说 。 纵览《诸葛亮传》 , 陈寿其实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 要知道陈寿是作为西晋的官员撰写的《三国志》 。 西晋是承接曹魏 , 所以曹魏、西晋才是正统 , 像蜀汉、东吴属于偏安一隅的贼寇 , 诸葛亮严格意义上属于敌对阵营 。
既然这样 ,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 , 你陈寿把他写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治国理政如管仲、萧何一般 , 其实有些违和 。 而且如果有人问 , 为何诸葛亮这么牛 , 那么多次北伐为什么没有成功?陈寿就不好回答了 , 所以他说了一句“大概是因为应对变化的将领谋略 , 不是他的长处吧?”
【爱历史】陈寿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文章图片
第二 , 陈寿在附和司马懿 。 最先评价诸葛亮用兵缺乏应变才能的始作俑者 , 正是司马懿本人 。 《晋书·宣帝纪》记载 ,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 , 屯兵五丈原 , 一再向司马懿挑战 。 曹魏朝廷关注战况的发展 , 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 , 就写信询问军情 。 司马懿在回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 , 多谋而少决 , 好兵而无权 , 破之必矣 。 ”
【爱历史】陈寿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文章图片
司马懿是说 , 诸葛亮志向大而不能预见机会 , 多谋略而少决断 , 好用兵而没有权变 , 攻破他是必然的了 。 司马懿的评价 , 明显带有安抚朝廷君臣的政治考虑 , 因为他必须让朝廷相信他能搞定诸葛亮 , 所以必须贬低诸葛亮 。 诸葛亮死后 , 司马懿看见蜀军的营垒 , 却又感叹诸葛亮是“天下奇才” , 前后评价不一 , 说明目的不同 。
【爱历史】陈寿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文章图片
这样一来 ,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 , 陈寿对诸葛亮的负面评语 , 特别是缺乏应变才能的负面评语 , 就更是非做不可了 。 首先 , 司马懿是与诸葛亮亲自鏖战了四年之久的当事人 , 又有二十多年的丰富用兵经验 , 他的评价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 你陈寿能不采纳吸取吗?而且此时司马懿 , 早已被追尊为高祖宣皇帝 , 在皇家宗庙居中的神位上庄严供奉了 。
【爱历史】陈寿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所以司马懿的评语 , 更上升到高祖宣皇帝 , 开金口发玉言钦定的政治高度 , 不仅具有权威性 , 更具有神圣性 。 在西晋王朝担任国史编纂官的陈寿 , 对如此高度敏感的文献资料 , 有胆量不尊重吗?除了将其老老实实写进诸葛亮的传记 , 他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
【爱历史】陈寿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文章图片
负面的评价正式写进去 , 人身安全有了保证之后 , 陈寿也在尽可能的范围内 , 做出一些弥补 。 一是把司马懿由衷的正面赞叹“天下奇才也” , 放在前面的传记正文中;二是在评价诸葛亮的行政才能时 , 尽量完美一点;三是把负面评价 , 弄成语气不完全肯定的揣测性语气(用了欤这个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