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的名臣 , 文臣中以范文程和洪承畴最具知名度 , 两人对清朝的功勋也不相上下 。
大凡同时代、同级别、同名声、同功勋的名人 , 后人总有兴趣争论个先后 , 谁强谁弱 , 谁功高谁功低 , 是历史爱好者喜欢谈论争执的热点 。
范文程和洪承畴也不例外 , 他们谁才是“开清首功”或“开清第一臣”?很难有个定论 。
下面 , 就以小编个人的见解 , 聊聊这个事 。
文章图片
范文程从资历上讲 , 肯定远远胜过洪承畴 , 他早在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就投了努尔哈赤时期的后金(按照《清史稿》中的说法) 。
洪承畴是于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 , 因兵败被俘 , 才归顺清朝 。
隔了二十多年 , 拼资历 , 洪承畴完全没法比 。
如果抠字眼 , 在“开清”这件事上 , 本来没洪承畴什么事 。
因为清朝正式建立是在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 , 这一年 , 清太宗皇太极正式改后金为清朝 , 登基称帝 。
此时的洪承畴 , 还在关内当着明朝的总督 , 和农民起义军作战 。
但清朝有些特殊 , 主要特殊在顺治皇帝登基前后 , 顺治登基还不到一年 , 明朝就被李自成搞没了 , 清军在多尔衮的率领下 , 正式入关定鼎中原 。
清军进入明朝京城后 , 马上决定从沈阳迁都到此 , 然后 , 等到顺治皇帝驾临后 , 在这里又举行了一次登基典礼 。
文章图片
《清史稿》中就记载了顺治的两次登基 , 一次是皇太极死后 , “上即皇帝位于笃恭殿” , 另一次就是进入明朝京城后 , “上亲诣南郊告祭天地 , 即皇帝位” 。
两次的性质截然不同 , 前一次登基 , 只是偏居一隅的清朝的皇帝 , 后一次登基 , 是宣告清朝正式成为中原的主宰 , 顺治是全天下的皇帝 。
这也是顺治皇帝被尊为“清世祖”的原因之一 , 等同于开国皇帝 。
洪承畴为清朝立下的功勋 , 主要在清朝入主中原后 , 既然清朝自己都认定入主中原也算是一次开国 , 洪承畴也就成了“开清”之臣 。
至于范文程和洪承畴谁的功劳大 , 其实也要分两个阶段 。
清朝入关前 , 肯定是范文程功劳大 , 他在清太宗皇太极执政时期 , 就已经成为汉官之首 。
《清史稿·范文程传》中有一段记载 , 足以说明范文程当时的地位:
崇德元年 , 改文馆为内三院 , 以文程为内秘书院大学士……文程所典皆机密事 , 每入对 , 必漏下数十刻始出;或未及食息 , 复召入 。 上重文程 , 每议政 , 必曰:“范章京知否?”脱有未当 , 曰:“何不与范章京议之?”众曰:“范亦云尔 。 ”上辄署可 。 ”
皇太极什么事都要先跟范文程商议 , 听取他的意见后 , 才决定结果 , 如果史书没有夸大其词 , 范文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
文章图片
洪承畴在归顺清朝时的头两年 , 是达不到这个地位的 , 他连官职都暂时没有 。
皇太极对两人的态度也是明明白白 , 对范文程是“朕方资为心膂” , 对洪承畴是“今获一引路者” 。
一为心腹 , 一为向导 , 高下立分 。
在清朝入关之前 , 正是以范文程为首的汉官们 , 帮助皇太极制定先进的王朝制度 , 一点点引导皇太极把国家向正规化转变 。
没有这个基础 , 就没有清朝根基的牢固 , 就没有入主中原的可能 。
只有制度和文化靠近关内的明朝 , 清朝才能在刚一进入关内 , 就能跟前明的官员、士绅迅速融合 , 有效合作 , 一起管理江山社稷 。
这是在清朝入关之前 , 就抢先进入到京城的李自成一直没能干成的事 。
因此 , 直到清朝入关前 , 范文程无论地位和功劳 , 都是洪承畴没法比的 。
但清朝入关后 , 情况变了 。
首先是因为清朝内部的权力斗争 , 范文程被摄政王多尔衮弃用了 。
文章图片
直到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末 , 多尔衮逝世 , 然后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 , 顺治皇帝再度起用范文程 。
这中间有六年时间 , 范文程是闲置状态 。
其次 , 入关后 , 清朝的任务是统一全国 , 需要的是对明朝的军情、政情、民情熟悉的官员的帮助 。
在这一点上 , 从来没有入仕过明朝的范文程就远远不如在明朝宦海中打拼了几十年的洪承畴了 。
- 【爱历史】红豆一颗入骨最销魂,欲将心事相思无处寻
- 【历史故事】关羽大败后手下士兵都逃走,为何赵云战败,众将士誓死追随?
- 【爱历史】刘邦杀韩信,伏笔早已经埋下,四处地方表明韩信难逃一死
- 【爱历史】38岁的妃子嫁给了45岁的车夫,死后车夫的行为,无语!
- 【爱历史】历史上的沙俄,为什么每次战败可以不用赔款?
- 【历史故事】乾隆亲妈:钮祜禄氏的人生转折,是拿自己的命换来的
- 【爱历史】洪秀全后宫佳丽无数,为何11年未踏出天王府原因很简单!
- 【游戏迷】梦幻西游:真的莫强求!喜提无级别光辉女衣,敏体双加绝无仅有!
- 【游戏世界】2023年新战队部分情报偷跑蓝色蜻蜓与黑色蜜蜂的国王战队君王者
- 【爱历史】张良对韩信生平的评价虽然仅仅四字,却准确道出了韩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