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和评价 万和怎么样

【潮汐商业评论/文】
Jane刚刚经历了第三次搬家 。
第一次是大学毕业决定留在北京打拼 。初入职场,她租下了一个老小区的两居室,房子配置不要求多高,可来自哈尔滨的Jane对热水器的要求倒是十分严格 。无奈的是,老房子的燃气热水器十分陈旧,房东不想更换,于是Jane在稳定下来后,决定自费置换一台 。选择良久,她听取了同事的意见,买了一台万和品牌的燃气热水器 。
“预算有限,万和性价比高,坚决就出手了 。”当充沛的热水源源不断涌出,Jane感觉十分踏实 。她认为,没有什么是辛劳打拼后回家就能投入地洗一个热水澡更治愈的了 。
这三年,Jane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结婚、生子、买房 。当面对装修选购热水器的时候,她犹豫了 。
头脑中很自然地闪过几个牌子:AO史密斯、能率、万家乐、方太,华帝,当然,还有曾经在出租屋用过的万和 。在Jane的印象中,万和一直是平价的产品,比不了动辄上万元的进口高端品牌,升级家装选万和让Jane心有不甘 。但万和又确实好用,况且还具备优异的性价比 。何去何从,这让她有点犯难……
然而,Jane的经历好像并不是“个案”,很多消费者在热水器的进一步选择上都犹豫过,甚至有的人刻意绕开了万和 。面对“又好又省”的万和,这不禁让「潮汐商业评论」思索,万和怎么了?
01 技术「向上」,品牌「向下」?万和的“资历”并不浅,甚至很资深 。这家以技术创新为立身之本的企业,它的实用性更是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你可以这么理解万和:接地气的科技感 。
万和成立于1993年,是海内A股上市公司 。总部位于广东顺德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海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燃气具专业制造企业之一,也是中国燃气具发展战略的首倡者和推动者 。
从技术研发上看,万和至今在厨卫电器领域拥有48项行业先进技术,90多次主导或参与了燃气热水器、燃气灶具、消毒柜国家标准的起草和修订,拥有2000多项专利,处在中国燃气具技术相对前沿的位置 。
但是,当「潮汐商业评论」跟身边家装行业的朋友聊天时,他们不约而同的说道:“万和的产品真的不错啊,性价比还高,可就是业主不买单啊,都觉得不如那些广告响的大牌 。”
事实上,尽管万和的市场保有量相称可观,铺陈全国的下沉市场做得还不错,但是在年轻用户和相对高净值的客户人群中,品牌形象和市场占有率却乏善可陈 。毕竟是什么因素「限制」了万和的向上发展呢?
02 高端化「遇阻」,竞争加剧2012-2017年,海内厨电市场零售额以平均每年13.5%的双位数高增长,在所有家电品类中一枝独秀 。这期间,厨电行业逐渐形成了“浙系”和“粤系”两大品牌阵营 。浙江企业以品牌为主要竞争手段 。浙系产品定价高端,产业集群以宁波、嵊州、杭州三地为主,代表品牌是消费者所认识的方太和老板 。粤系阵营主要位于广东的顺德及中山市,开始时期主打燃气灶产品,以华帝、万和与万家乐为主要代表 。相对浙系而言,粤系品牌在价格上更亲民,企业主要利用产品的性价比来占领市场 。
随着居民消费的升级,以老板电器为代表定位高端的浙系品牌逐渐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资料显示,老板电器2010年的主营收入仅为万和电气的一半 。但随着高端厨电的快速发展,老板电器营业收入在2015年开始反超万和 。截止到2018年底,老板电器的营业收入为74.25亿,两者的差距已经拉大到5亿 。万和的厨电产品价格虽然亲民,但这也决定了其品牌正在或者已经逐渐地脱离了高端消费人群 。
随着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在居民家庭中的保有量逐步提高,家电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厨电产品由于保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行业空间犹存,高端厨电一度成为家电行业利润最为丰厚的领域 。
定位中低端的万和,显然看到了高端厨电的利润空间 。2015年,万和成立了新品牌"梅赛思",向高端进军 。但是,梅赛思品牌并没有帮助万和打开高端市场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屡屡处于亏损状态 。万和电气2018年年报显示,梅赛思的亏损达到340万 。2019年上半年,梅赛思亏损金额又扩大到了1310万,情况显然不容乐观 。
高端厨电市场由方太、老板、西门子等龙头企业强力“把守”,一个新成立的品牌,假如没有过硬的产品与强力的营销手段,很难站住脚跟 。更不要说梅赛思还有着定位不清楚的等诸多问题 。
在「潮汐商业评论」看来,品牌「升级」从来不是单拉一条线就可以一蹴而就的,这需要由内而外的品牌和产品积淀,通过时间的“洗礼”,逐渐在消费者心中所形成的品牌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