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原本打算远征日本,为什么刘伯温出面劝阻?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 , 曾向周边的国家派遣使者 , 一方面是告知他们蒙古统治中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现在已经被明朝所取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宣扬国威 , 重建朝贡体系 , 毕竟古时候历朝历代 , 中国都以天朝上国自居 。
周边的几个小国家 , 在接见了明朝使者之后 , 都选择俯首称臣 , 唯独日本不打算向明朝低头 。 更让朱元璋预料不到的是 , 他先后两次派去的使者都铩羽而归 , 日本方面甚至还斩杀了明使!
日本这样违反"不斩来使"外交惯例的行为 , 无疑是在羞辱明朝 。 不仅如此 , 在元朝中后期就非常猖獗的日本倭寇 , 到明朝建立之后仍然不知收敛 , 经常骚扰沿海地区的城市和居民 。
【爱历史】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原本打算远征日本,为什么刘伯温出面劝阻?
文章图片
正当朱元璋恼羞成怒 , 准备发兵攻打日本的时候 , 刘伯温出面极力劝阻 , 这才阻止了这次远征计划 。 作为谋臣的刘伯温 , 不帮朱元璋出谋划策攻打日本 , 反倒是要阻拦皇帝 ,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直接的原因很简单 , 前有车、后有辙 , 刘伯温之所以极力劝阻 , 首要的就是从元朝忽必烈身上吸取了两次征日行动接连失败的前车之鉴 , 在当时的战争技术条件下 , 想要征服日本 ,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在历史上日本和中国的关系较为密切 , 尤其是在唐朝的时候 , 多次派遣遣唐使和留学生在中原学习 。 不过到了唐朝的后期 , 日本逐渐减少了和中国的外交关系 , 但双方官方和民间的经贸关系倒是常有来往 。
尤其在宋朝 , 日本国内新崛起的平清盛武士集团 , 便很重视与宋朝的商品交流 , 凭借贸易得来的丰厚利润 , 平清盛一度压制住了另一武士集团巨头源义朝 。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元朝的忽必烈时代 。 野心勃勃的忽必烈 , 原本打算通过外交手段 , 让日本俯首称臣 , 将这个岛国在与南宋良好的双边关系中剥离出来 。
他向日本多次派遣使者 , 希望日本能够主动臣服 , 可惜的是三次外交都以失败告终 , 日本并没有对忽必烈的要求做出回应 。 后来 , 当时执政的镰仓幕府 , 竟然下令斩杀了忽必烈的使者 。
而此时元军的铁蹄 , 已经掌控了大面积的地盘 。 北方的蒙古草原 , 南方的长江北线 , 西方的中亚腹地 , 东方的王氏高丽 , 这些领土都已经成为了元朝的囊中之物 。 对日本感到震怒的忽必烈 , 决定用武力征服日本 。
【爱历史】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原本打算远征日本,为什么刘伯温出面劝阻?
文章图片
元日战争一共爆发了两次 , 分别是文永战役和弘安战役 。 两场战役最终都以元朝失败告终 。
文永战役 , 蒙古军队乘着900多艘战船奔赴日本 。 凭借着集团化的作战模式 , 很快就登陆到了日本本土 , 还停留在《三国演义》单挑作战思维的武士 , 自然不是元军的对手 。 只要保持住这一势头 , 覆灭日本指日可待 。
可是让人出乎意料的是 , 结束战争后的当天晚上 , 撤回船上的元军遭遇了强烈的台风 , 损伤惨重 , 随后元军主帅忻都以兵员损失严重为由撤回了高丽 , 元朝第一次征讨日本也就此结束 。
有了第一次征讨日本的经验 , 第二次的弘安战役元朝做了充分的战前准备 。 仅仅是战船就有4400多艘 , 投入兵力更是达到了20余万 , 而且随军还带了很多农具和种子 , 俨然摆出了一副落地生根的态势 。
20万元军兵分两路向进击日本 , 可惜作战过程中元军两路人马互相配合得不是很紧密 , 给了日军逐个击破的机会 。 更要命的是这次又遇到了台风 , 而这次很多战船因为赶制出来的质量较差 , 导致元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损失 , 第二次元日战争也以失败告终 。
元朝两次征讨日本 , 不仅没有占到便宜 , 反而让自身损失惨重 , 之后虽然忽必烈仍然有覆灭日本的打算 , 不过因为屡次的失败 , 导致内部反对的声音比较大 , 再加上当时正与交趾作战 , 最后没能实现 。
对于明朝来说 , 两次元日之战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 元朝的军事实力强大是毋庸置疑的 , 凭借着骑兵一路打到了欧洲多瑙河流域 。 但是因为没有海上行军作战的经验 , 导致征讨日本失败 。
跨海作战能力的薄弱 , 是古代难以解决的问题 。 毕竟我国的领土大多是内陆地区 , 古人也不注重培养专业的海军 , 明朝也不例外 , 所以贸然出兵是不可取的 。
【爱历史】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原本打算远征日本,为什么刘伯温出面劝阻?
文章图片
相对于日本以倭寇形式在东南沿海的骚扰 , 对明朝威胁更大的其实是北方草原的蒙元残余势力 。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 , 当时的明朝刚刚建立基业不稳 , 基本对日作战赢了 , 对明朝也没有太大的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