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计划已久的宫廷政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关于玄武门之变 , 这是李世民计划已久的宫廷政变 , 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 。 而敦煌写本《常何墓碑》的发现 , 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 常何在武德七年奉调入京 , 注意奉的是李世民的调令 。 九月六日“总北门之寄” 。 也就是说常何据守玄武门起到了隔断太子和东宫六卫的重要作用 。 李渊的禁军在哪?在长安城 , 唐初承袭隋制 , 禁军设十二卫 , 东宫有六卫率 。
【历史故事】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计划已久的宫廷政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文章图片
十二卫军最初都是李渊起家的班底 , 以太原元从作为各卫将军 , 大将军进行指挥 。 但在统一过程中 , 一战浅水原八总管皆没 , 二战临汾裴寂仅以身免 。 这使得高祖不得不进一步形成对李世民和李孝恭的军事依赖 , 放任秦府做大 。 没办法 , 解说打不赢的团战秦王来了随便打啊 。 但从骨子里李渊并不希望李世民威胁李建成 。 当时的长安城内 , 十二位的主力是关中府兵和一部分秦府旧部 。
【历史故事】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计划已久的宫廷政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文章图片
六卫率李建成也未必指挥的动 , 因此 , 李建成所依赖的兵员有三部分 , 第一是私募的长林兵以勇猛的薛氏兄弟统帅是太子的核心军力 。 第二是部分太子卫率和杨文干秘密招募的力量 。 私募数量有限还被发现了 , 六卫率不可能大规模调动起来而不被发现 。 随意正规军基本不行 。 第三支就是李元吉的“宫甲” 。 李元吉并不像演义里那么废物 , 反而是李渊几个儿子里单挑最能打的 。
【历史故事】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计划已久的宫廷政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文章图片
李世民骑射和马术厉害 , 但是比马战应该打不过李元吉 , 其实高祖晚年也在平衡和防范诸子 , 他命令最能打的两儿子自备弓马甲仗入居禁中 , 就是预备着首先要削弱李世民与外界的联系使之不能威胁太子 , 二给予李世民基本的权力和自保能力 。 同时 , 他的宫甲也是失衡太子的的力量 。 所以说 , 玄武门之变本质上是一次双向奔赴的政变 , 太子和李元吉是打算利用宫甲对李世民进行突袭 。
【历史故事】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计划已久的宫廷政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文章图片
再以长林兵破秦王府 , 而不巧的是李世民也是这么想的 。 所以玄武门之变大致的流程是 , 李世民秘密策划了北门换防 , 把常何的一部分兵力带进宫城 , 另一面 , 太子入宫见到了齐王 , 准备以宫甲奇袭 。 不知道是不是太子察觉了局势不对 , 还是哥俩想法一致 , 九月初六李元吉率先发难 , 李世民与九卫士迅速撤到玄武门 , 得到自己常何卫队的支持局势逆转 。 同时尉迟恭率领秦府的宫甲入宫控制李渊 。 整个过程中除去常何的卫队是禁军(疑似左右武卫属下) , 以外 , 其他的部队完全是三个儿子的私兵 。
【历史故事】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计划已久的宫廷政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计划已久的宫廷政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李渊可能打死也没想会是这样 , 但是所有儿子都想打团 。 而十二卫和太子六卫全程旁观 , 首先 , 为了政变的隐秘性 , 双方都不可能大规模调动分散在全城的禁军 。 李世民封天策上将 , 加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 从名义上就是李唐的国防部长 , 当然 , 对于十二卫大将军的具体职权有争议 , 因为十二卫的单独将军大将军也有被分出去的 。 但是无论如何 , 李世民权限在那 , 这是他多年军事经营的结果 , 所以李世民有能力以名正言顺的方式调常何入玄武门 。
【历史故事】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计划已久的宫廷政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