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他比踏破匈奴的卫青霍去病更伟大,却以铸剑为犁为生( 二 )


老子不怕 , 但儿子怕 。 赵充国的儿子赵卬 , 以中郎将领军出征 , 正是上阵父子兵 , 岂能让老爹再犯政治错误而不思挽救?不过赵充国向来教子严厉 , 赵卬从小对父亲十分敬畏 , 所以不敢当面去说 , 于是悄悄跑到赵充国幕府中找到“营军司马”(掌军纪之官) , 要他去当中间人帮自己游说赵充国说:“诚令兵出 , 丧军亡将而倾国家 , 将军守之可也 。 然其不过利与弊而已 , 无损大碍 , 又何足争?一旦不合上意 , 遣绣衣来责将军 , 将军之身不能自保 , 何国家之安?”
所谓绣衣使者 , 乃汉武自创 , 大概就相当于明朝时候的锦衣卫吧!知道武帝时太子刘据是怎么死的么?他就是被绣衣使者江充搞死的 。 赵充国他在皇帝面前再牛 , 他能有当年的太子刘据牛?汉宣帝表面上似一代仁君 , 其实骨子里仍是“霸王道杂之” , 不过是吸取了武帝的教训 , 对其进行了些许修正和儒学化包装罢了 , 本质上仍是酷吏政治 , 盖汉宣在民间时多受冷眼和讥讽 , 又在霍光的阴影下隐忍多年 , 故而性格也变得有些忌刻 , 多以刑名绳下 , 如赵广汉、盖宽饶、韩延寿、杨恽等好几个刚直的大臣都曾因违反圣意而被诛 。 哪怕是国宝级的老将军赵充国 , 一旦深陷其中 , 恐怕也难以全身而退 。
然而 , 赵充国听了这话 , 不但还不害怕 , 反一声长叹道:“汝安得出此不忠之言也!本用吾言 , 羌虏何至于叛乱邪!正所谓失之毫厘 , 谬以千里(该成语典出于此) , 今若出兵 , 相持日久 , 四夷卒有动摇 , 虽有智者 , 无以为计 , 岂独羌戎一处 , 为足忧哉?吾固以死守之 , 明主可为忠言 。 ”
【爱历史】他比踏破匈奴的卫青霍去病更伟大,却以铸剑为犁为生
文章图片
还是那句话 , 赵充国坚决不打无把握之仗 。 兵法有云:“帝王之兵 , 以全取胜 , 是以贵谋而贱战 。 战而百胜 , 非善之善者也;战不必胜 , 不苟接刃也;攻不必取 , 不苟劳众也 。 故先为不可胜 , 而待敌之可胜;后以威德之并行 , 则可不战而自破也!”况且汉朝并非只有西羌一个在捣蛋 , 匈奴那是死敌自不必说 , 还有反复无常的乌桓、氐族 , 个个也都不是善茬 。 民族问题 , 极其敏感、微妙 ,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 汉朝若发动决战 , 万一战不利 , 其他蛮夷趁衅而动 , 难保不会把局部战役整成全面战争 , 那样可就得不偿失了 。
于是赵充国赶紧强撑病体 , 点灯熬油 , 向“明主”刘询再上了一道奏书 , 详细阐明自己的屯田战略 , 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详细账目表(略) 。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赵充国果然是搞过多年财务工作的 , 不仅仗打的有水平 , 账也算的十分精细 , 同时还精通各种农业、水利、交通、边防等工程的规划与营筑 , 这家伙太有才了 。
刘询看了赵充国的《屯田制羌疏》 , 觉得似乎有道理 , 但又拿不定主意 , 于是又下了一道诏书 , 询问赵充国道:“即如将军之计 , 虏当何时伏诛?兵当何时得决?孰计其便 , 复奏!”言语仍是非常严厉 。
赵充国也明白 , 这等军国大计 , 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定策的 , 他必须将道理讲明白将通透 , 讲的皇帝和满朝公卿全都心服口服才行 。 于是 , 他又接连上了两道奏书 , 进一步阐述他的屯田战略 , 并将其提升到理论高度 , 洋洋洒洒数千言 , 一口气提出屯田十二条好处 , 以及整个时间表和任务书 , 极言先零精兵 , 不过七八千人 , 且分散饥冻 , 灭亡在即 , 我军屯田内有无费之利 , 外有守御之备 , 又据高处有瞭望之利 , 战事一年之内当可结束 , 最迟到明年春天 , 羌乱必定 。
赵充国的这篇千古雄文《条上屯田便宜十二事状》 , 小生还是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搜来读 , 照我看它不仅是古代奏章的经典之作 , 且对我们写现代公文都大有裨益 。 说实话 , 当今天下之公文 , 大多内容空洞套话连篇 , 实在让人听了打瞌睡 。
当然 , 赵充国奏书写的再好 , 再利害分明 , 再能打动人心 , 最后还是得靠皇帝拍板 。 万幸刘询还真是个好皇帝 , 其实要做个好皇帝也不是那么难:第一用人不疑 , 不要动不动就砍人脑袋;再有就是充分发扬民主 , 善于运用集体智慧 , 不要独断专行搞一言堂 。 所以赵充国前后上了三道屯田奏 , 刘询也就一连组织了三次大规模朝议 。 当然认识真理也需要一个过程 , 刚开始赞同赵充国的人不过十分之三;等到第二次上书 , 赞成者就有了一半;待最后一次 , 便有了八成人赞成他的意见 。 刘询便下诏责问那些刚开始不赞同的人 , 大家全跪下来磕头认错 , 对赵充国表示服气 。 就连先前最大的反对派、丞相魏相也说:“臣等愚昧 , 不习兵事利害 , 后将军数画军策 , 其言常是 , 臣保其计可必用也 。 ”宣帝闻言大悦 , 下诏令赵充国依计行事 , 并嘱咐他要多进饭食 , 小心用兵 , 保重病体 , 注意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