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古代的特异功能,千里眼和顺风耳怎么来的( 二 )


【爱历史】古代的特异功能,千里眼和顺风耳怎么来的
文章图片
《虞初新志》
“啸翁者 , 歙州长啸老人汪京 , 字紫庭 , 善啸 , 而年又最高 , 故人皆呼为‘啸翁’也 。 ”汪京经常在清爽的夜间独自登临高山之巅 , 豁然长啸 , 直啸得“山鸣谷应 , 林木震动 。 禽鸟惊飞 , 虎豹骇走” , 山民中已经入睡的 , 都从梦中惊醒;还没睡着的 , 心里感到恐惧不安 , 疑为山崩地震 , 皆绕室彷徨 , 不敢就寝 。 第二天早晨起来 , 人们互相询问 , “乃知为啸翁发啸也” 。 据说啸翁的长啸之所以能如此动人心魄 , 是一位名叫“啸仙”的隐士在他年幼时传授给他的 , “能作鸾鹤凤凰鸣 , 每一发声 , 则百鸟回翔 , 鸡鹜皆舞;又善作老龙吟 , 醉卧大江滨 , 长吟数声 , 鱼虾皆破浪来朝 , 鼋鼍多迎涛以拜” 。
这一番能惊动飞禽走兽、鱼虾鼋鼍的长啸 , 怎么听怎么显得夸大其词 。 而《虞初新志》记载的啸翁长啸之“绝唱” , 虽然依旧夸张 , 却也别有一番气势和悲壮 。 那一天 , 他与几个樵夫、渔夫、盲人 , 军人 , 一起登上平山的六一楼 。 众人想听啸翁的长啸 , 啸翁以自己年纪大了 , 牙齿掉了 , 无法发声而推辞 , 但经不住众人一再恳求 , 他只好同意了 。 “初发声 , 如空山铁笛 , 音韵悠扬 。 既而如鹤唳长天 , 声彻霄汉 。 少顷 , 移声向东 , 则风从西来 , 蒿莱尽伏 , 排闼击户 , 危楼欲动 。 再而移声向西 , 则风从东至 , 訚然荡然 , 如千军万马 , 驰骤于前 , 又若两军相角 , 短兵长剑紧接之势 。 久之 , 则屋瓦欲飞 , 林木将拔也 。 ”这样长啸了一炷香的工夫 , 啸翁气竭 , 昏倒在地 , 朋友们大惊失色 , 赶紧叫山上的和尚来救人 , “灌以沸水 , 半晌乃苏” , 下山时 , 已经“月印前溪矣” 。
除了长啸 , 啸翁还懂医学、擅书画 , 歌唱得也很好听 , 八十岁的人了 , 唱起歌来“声犹绕梁云” , 只是那次六一楼之旅后 , 就再也不肯长啸了 , 大概是伤了元气吧!
三、竹筒传声很玄奇
有人可能会说 , 长啸虽然传声遥远 , 但跟《眉庐丛话》里提到的那位“传音哥”的传声本领好像还不是一回事 , 毕竟长啸类似“野性的呼唤” , 而“传音哥”可是实打实的“微信语音” 。 不过有一说一 , 长啸毕竟是古人真实的行为 , 而“千里传音”这种事儿可信度不高 。
提及“千里传音”的志怪笔记不少 , 其中最为奇葩的一则要算《子不语》中的“江秀才寄语” 。
《子不语》
江秀才是江西婺源人 , 名叫江永 , “能制奇器” 。 他在家中耕田 , 都用木牛 , 到城外出游也是骑一木驴 , 无论木牛还是木驴都“不食不鸣” , 随他的指挥而动 。 人们都觉得是妖怪 , 江永却笑着说 , 这是诸葛孔明研究出的方法 , 自己只是照着设计仿制 , “不过中用机关耳 , 非妖也” 。 在他制造的“奇器”中 , 最令人惊讶的是一种传声装置:这种装置是用竹筒做的 , 中间用玻璃做一个盖子 , 有锁 , 必须用钥匙才能打开 。 打开盖子后 , “向筒说数千言 , 言毕即闭” , 然后盖好盖子锁上 , 传送的距离只要在千里之内 , “人开筒侧耳 , 其音宛在 , 如面谈也” , 一旦超过千里 , “则音渐渐散不全矣” 。 此事一望即知是杜撰 , 但况周颐在《餐樱庑随笔》中说“其法在留声机、电话之间 , 惜未能精益求精而底于成耳” , 就颇有些类似“足球起源于中国”的自欺了 。
事实上 , 真正的电话直到1882年才进入中国 , 是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的公司所在地设立了电话交换所 , 才正式开放通话的 。 1883年 , 英商中国东洋德律风公司上海分公司盘接了大北电报公司电话交换所的全部资产 , 实施租界内电话业务统一管理 。 随着电话在租界内的广泛使用 , 逐渐扩展到上海市内以及全国各地 。
如同照相机一样 , 最初电话带给中国人的除了新奇 , 还有恐惧 , 一些晚清笔记记载 , 有些第一次接听电话的人以为话筒里被锁了鬼魂 , 因而吓得魂飞魄散 , 守旧派人士据此大做文章 , 说洋人在中国设置电话线是欲将华夏置于“天罗地网”之内 。 对此 , 开明的洋务派人士奋起反击 , 盛宣怀就于1899年上疏说:“德律风(英文Telephone的音译)创自欧、美 。 入手而能用 , 著耳而得声 , 坐一室而可对百朋 , 隔颜色而可亲謦欬 , 此亘古未有之便宜 。 故创行未三十年 , 遍于各国 。 其始止达数十里 , 现已可通数千里 。 新机既辟 , 不可禁遏 。 ”除了强调电话对国家现代化的作用外 , 他还特别从维护国家电信主权的角度发出警告:“西人眈眈逐逐 , 欲攘我电报之权利而未得其间 。 沿江沿海通商各埠 , 若令皆设有德律风 , 他日由短线而达长路 , 由传声而兼传字 , 势必一纵而不可收拾 。 不特中国电报权利必为所夺 , 而彼之消息更速于我 。 防备不早 , 补救何从?”这道奏折使清廷下定决心自建电话通信机构 , 并迅速将电话业务向全国拓展 , “自是京师、天津、上海、奉天、福州、广州、江宁、汉口、长沙、太原皆设之” , 从而真正实现了“千里传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