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东晋十六国的序幕:大成国的建立之路

一、浮躁的李特和坚韧的罗尚
公元302年 , 4年前带着陕甘南部天水、略阳等地数万户流民涌入四川的李特 , 在占领成都外围各城市后 , 自称大将军、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军事 , 之后 , 开始了他在四川的战略进攻 。
【历史故事】东晋十六国的序幕:大成国的建立之路
文章图片
几仗下来 , 李特杀进了益州蜀郡成都城 , 太守徐俭献少城投降 , 刺史罗尚退据太城 。
太城在今天成都天府广场以北的展览馆 , 直到清末都是四川的政治行政中心 , 是一座小而坚固的城 。
最后一刻 , 是罗尚与李特之间的PK 。
益州刺史罗尚 , 《晋书》评价此人“性贪 , 少断 。 ”而蜀人民谣更是将此人形容成一个贪婪成性的奸邪小人 , 《晋书》中记载当时蜀人言曰:“尚之所爱 , 非邪则佞 , 尚之所憎 , 非忠则正 。 富拟鲁、卫 , 家成市里;贪如豺狼 , 无复极已 。 ”早已失去民心 , 但纵然有一万个缺点在身 , 此人却有一个优点 , 就是坚韧 , 与李特大小战事不断 , 败多胜少 , 罗尚却从不认输 。
李特 , 《晋书》上评价此人“沈毅有大度” , 《资治通鉴》上载“蜀民相聚为坞者 , 皆送款于特 。 ”可见深得蜀人之心 , 但此人纵然有一万个优点 , 却有一个缺点 , 就是浮躁 。
很多时候的对决 , 不取决于有多高的手段 , 而取决于双方的错误 。
李特大兵压境 , 罗尚退守一隅 , 双方强弱分明 , 面临李特军随时展开的攻击 , 罗尚没有办法 , 派人向李特请和 。
是请和而非投降 。
李特同意 , 遂停止进攻 。
李特不是不知道“和”和“降”的区别 , 同意“和”是因为自己军中缺粮 , 更重要的是 , 他认为“大事已定 , 但当安民 。 ”
【历史故事】东晋十六国的序幕:大成国的建立之路
文章图片
李特犯了错误 , 而这个错误被罗尚抓住了 。
两军请和休战后 , 李特马上让自己的部队分散筹粮 , 安抚百姓 , 弟弟李流和儿子李雄苦谏不听;罗尚则立刻开始了新的行动计划 。
罗尚的行动计划分两步 , 第一步是向周边各地区求救;第二步则更为老到 , 待援军抵达之际 , 派人到各地串联 , 约以起事 , 并到李特营中诈降 , 既是稳住李特 , 更是探听虚实 。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 荆州刺史宋岱点水军三万 , 以建平(今巫县)太守孙阜为前锋前来救援 , 兵锋进逼德阳 。
罗尚立刻派出自己的副官兵曹从事任锐悄悄出城 , 四处串联 , 约好于二月十日共同举事 , 一切停当 , 任锐便到李特营中诈降 , 并以探亲为名返回到罗尚城中 。
任锐一人于敌营来回如无人之境 , 并非凭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冲动 , 而是其看准李特此人“骄怠无备” , 对手做到了知己知彼 , 而李特却既不知己又不知彼 , 败局已定 。
公元三0三年二月十日 , 罗尚按计划突袭李特 , 援军孙阜同时对德阳发起进攻 , 李特军大败 , 李特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 , 幸而弟弟李流与他的儿子李荡、李雄压住阵脚方才避免全军覆灭 。
然而 , 虽然罗尚与李特之间的PK以罗尚完胜而告终 , 但李特之死 , 又为他树立了更为强悍的敌人 , 那便是李流和李雄 。
二、乱世最需要的是人才
雄主之花李特凋谢在成都城内 , 他的遗志由四弟李流继承 。
【历史故事】东晋十六国的序幕:大成国的建立之路
文章图片
当初声势浩大的得胜之师 , 一夜之间便成为面临重兵合围的孤军 , 李流仓猝接过哥哥的指挥棒 , 却阵脚不乱 。
他立刻率军躲过德阳的孙阜军 , 退到绵竹附近的赤祖休整 , 仍将部队分做东、北两营 , 自己率领东营 , 李荡与李雄兄弟率北营 , 两支互为犄角 , 相互支援 。
这时 , 罗尚本着“宜将胜勇追穷寇”精神 , 率兵尾随而至 , 没曾想被他认为是穷寇的李流打得大败 , 而且反攻至成都城下 。
这时 , 胜利的李流却又失猛将 , 李荡在追击中不慎中矛而死 。
如果说李特的死还没让李流失去希望 , 而李荡的死 , 却对李流打击很大 , 短短时间内两个重量级人物相继死去 , 让李流怀疑是否自己气数已尽 。
人活着靠希望 , 一旦失去了希望便斗志全无 , 李流便打算向孙阜投降 , 李特的三子李雄和侄子李骧苦谏不听 , 为反对李流的投降主义思想 , 李雄采用了“逼流抗晋”的方针 。
李雄率本部兵马在最艰难时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征伐 , 往北突袭德阳孙阜部 , 孙阜正等着李流来降 , 没想到遭此一击 , 立刻大败;李雄乘胜再往北攻下汶川 , 杀太守陈图;再回师南下进入郫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