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七分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丨从地理环境看晋徽商的兴起异同( 二 )


【历史故事】七分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丨从地理环境看晋徽商的兴起异同
文章图片
二、从“地理位置”来说优越的商业发展前景促使的选择
虽然说自然环境上面来说晋地和徽地都处于恶劣一方 , 但是在地理位置上晋地和徽地却是十分的优越 , 都说树挪死人挪活 。
既然农耕文明无法适应本地的自然条件 , 那么就要想办法发现其他的方面来保证生活的运行 。
于是占尽了地理优势的晋地和徽地就发现了经商的机遇 。
1、晋商所在之处的地理便利条件
首先来说晋地 , 晋地北边有蒙古地区 , 又是内陆通向中亚地区的必经之地 , 而且晋地同属于内陆地区 , 地缘优势非常地明显 , 四面八方都有比邻的省市地区 , 这样的地理优势对于物物交换的发展有着天然的优势 。
不过晋商的崛起还是有着很大的政治因素的 , 在明清时期蒙古族一直处于躁动不安的状态 。
因此朝廷为了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就决定在北方边防一带修筑屏障 , 为此还特意派过去了80多万的军队 。
【历史故事】七分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丨从地理环境看晋徽商的兴起异同
文章图片
派过去这么多的军队 , 那么解决军人的吃穿用度就是一个大问题 , 所以说朝廷就下发了“食盐开中制”的政策 , 只要有商人把粮食等食品运往边防售卖 , 就可以得到盐引 , 这些盐引就可以卖钱 。
于是这样的一个政策立刻引起了晋地人民的加入 , 天时有了以后 , 地理位置上晋地又占尽了地利 , 只要晋地人民不怕辛苦人和也就有了 。
这天时地利人和全齐了 , 晋商的发展自然也就突飞猛进 。
2、徽商所在之处的地理便利条件
徽地虽说与边防有一定的距离 , 但是徽地也有它自身的地理优越性 , 首先徽地是处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 , 而长江三角洲不仅是在现代社会是属于最大的经济区域 , 在明清时期也是一样的 。
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同样也是人口最密集 , 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 , 而且一直是明清时期的全国之首 , 徽地虽然地处山区 , 但是长江三角洲的地缘优势还是有的 。
因此徽地的人们就发现了这一机会 , 纷纷背井离乡来到了三角洲地区寻求发展 , 所以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有着“无徽不成市”的说法 。
【历史故事】七分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丨从地理环境看晋徽商的兴起异同
文章图片
地处山地崎岖的徽州为什么可以战胜山路的阻挠 , 到达长江三角洲进行经济活动呢?其实这就要得益于徽州地区的水路系统了 , 都说江南是水乡 , 徽地自然也是曲水环绕了 , 因此陆路不通改走水路的徽商也发展了起来 。
三、从“自然资源”来说盐引的出现引发了两大商派的形成
自然环境恶劣 , 土地资源匮乏这些都是晋商和徽商发展过程的重要阻碍 , 可是晋地和徽地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 那就是自然资源丰富 。
这些地方都是没有开发过的地区 , 所以说这里的资源也就没有遭到开发破坏 , 因此为晋商和徽商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
上述也提到了因为明清朝廷的政治决策 , 导致晋地和徽地在盐引方面赚到了利润 , 虽然徽商地域遥远 , 但是在盐引利益的驱使下也加入了输送粮食的队伍之中 。
只不过这种利润并不是长久的 , 所以晋商和徽商还积极主动地寻求了长久的 , 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
1、晋商继盐引之后转为晋地资源型商派
晋商除了盐引之外想到的自然就是桑蚕产业 , 因为气候条件的原因 , 晋地的桑蚕业有着天然的优势 , 于是晋商就发展出了以养蚕抽丝为核心的桑蚕产业链 。
【历史故事】七分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丨从地理环境看晋徽商的兴起异同
文章图片
丝织品也成了晋商的主营业务之一 , 而且在古代社会丝织品在中国的外贸事业中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的 , 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证明 , 于是抓住了商机的晋商一次飞速发展 , 成为了明清时期不可撼动的商派大帮 。
2、徽商继盐引之后转为徽州资源型商派
与晋商一样 , 徽商也找到了自己的可持续的而且具有独特优势的发展方向 , 那就是茶文化 。
在中国茶是一个必需品而且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 不仅国内畅销在国外也一样地受欢迎 , 徽州的特殊山地地貌虽然农作物不能生长 。
但是种茶树却是最适合不过了 , 于是找对了方向的徽商也发展成为了明清时期的商派传奇 , 一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很多的人 。
无论是晋商还是徽商其发展之路都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