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为何被雍正器重,却让乾隆抄了家?

1750年 , 皇长子永璜刚过世 , 张廷玉就提出归乡请求 , 气得乾隆命人抄了张廷玉的家 , 搜出了36万两白银 。 向来两袖清风的张廷玉哪来这么多银子?而乾隆最后却命人将银子还了回去 , 指责道:“卿将来配享太庙 , 这你也好意思请辞?”
张廷玉最为人熟知的功绩就是编修了《明史》以及《清世宗实录》 , 尤其是《明史》对文字的驾驭能力都体现了较高水准 。 从康熙正式安排修史到成稿 , 耗时足有60年时间 , 足见其编撰的用心 。
毕竟 , 《清史稿》中对张廷玉其人只提到了三件事 , 还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 其中一件事竟然还是要为寡妇立贞节牌坊 。 这位寡妇守节15年 , 张廷玉便给雍正上书 , 最终为其立了牌坊 。 这段故事给人感觉就是没什么写的 , 硬要凑字数的感觉 。
都说清廷之中文官半壁为桐城 , 张廷玉作为桐城代表 , 也是颇有才气的 。 他历经康雍乾三朝 , 作为唯一配享太庙的汉人文臣 , 深受雍正器重 , 却又几次得罪乾隆 , 《清史稿》又只留下只言片语 , 那么 , 张廷玉究竟有哪些故事呢?
【历史故事】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为何被雍正器重,却让乾隆抄了家?
文章图片
张廷玉出身于官宦之家 , 不过他能够进入内廷 , 全是凭借自己的本事考中的进士 。 35岁那年 , 张廷玉被安排到了康熙身边做秘书 。 此时的他官职不大 , 却因为进入了权力中枢 , 为他日后的青云直上奠定了基础 。
1722年 , 康熙驾崩 , 雍正继位 , 张廷玉的机会也来了 。
张廷玉之所以能得到雍正的器重 , 也是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关系 。 康熙没重用张廷玉 , 雍正却看中了他的能力 。 很快 , 张廷玉就被提拔为礼部尚书 。
都说雍正刻薄寡恩 , 但是他与张廷玉的君臣关系却极其深厚 。 在张廷玉的《澄怀主人自订年谱》中 , 多次提到雍正对自己的赏识 , 他们君臣常常促膝长谈到深夜 。 张廷玉一次因事回老家 , 雍正甚至催促他早点归京 。
1729年 , 雍正设立了军机处 , 命张廷玉与怡亲王胤祥、蒋廷锡领事 。 要知道 , 怡亲王是雍正最亲密的兄弟 , 安排这三人于一处 , 也充分体现了雍正对张廷玉的信任 。
【历史故事】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为何被雍正器重,却让乾隆抄了家?
文章图片
这对君臣有个极大的相似之处 , 便是他们二人都非常勤勉 , 这是张廷玉能入雍正眼的敲门砖 。 在张廷玉50年的官职生涯中 , 有长达24年执掌军机处的工作经验 。 这期间 , 他每天天不亮就开始上班 , 和雍正不眠不休批奏折差不多 , 君臣都是劳动模范 。
另外 , 张廷玉也非常有才华 , 因此深得雍正心 。 比如雍正这边用大白话部署工作 , 张廷玉那边就如同声翻译 , 雍正话音一落 , 张廷玉的圣旨也拟好了 。 雍正每次看完 , 几乎都不会改一个字 , 这样的默契也让雍正很习惯身边有张廷玉 。
张廷玉的记忆力极佳 , 他的大脑就如同一台电脑 , 朝廷上下大小官员的履历就牢牢地被他记在脑中 。 每当雍正随口提起一位官员 , 张廷玉立刻就能报出对方的出身、籍贯、工作能力等等 , 俨然一位组织部长 。
【历史故事】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为何被雍正器重,却让乾隆抄了家?】不过呢 , 如果您在企事业单位上班 , 或许就会明白 , 张廷玉的职业工种做不出大的业绩 , 但又是朝廷不可或缺的一个职能部门 , 所以 , 就连《清史稿》都只能将为寡妇立牌的事硬凑上去 。
1735年 , 雍正病危 , 为乾隆留下了几位顾命大臣 , 张廷玉便是其中之一 。 后来 , 雍正更是留下遗诏 , 让张廷玉死后得以供奉在太庙之中 , 他的权力也算到达了巅峰 。
【历史故事】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为何被雍正器重,却让乾隆抄了家?
文章图片
第二年 , 张廷玉又成了皇子们的师傅 , 此后数年间 , 乾隆对张廷玉还是信任的 。 但是别忘了那句话 , 一朝天子一朝臣 , 所以 , 在乾隆的皇位日趋渐稳后 , 张廷玉位极人臣的生活也到头了 。
此时的张廷玉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 , 乾隆想做些什么时 , 偶尔还会受到掣肘 , 这就使乾隆非常恼火 。 但是 , 张廷玉一生勤勉 , 为人节俭 , 竟让乾隆挑不出错 , 你说乾隆多闹心?
1748年 , 已经76岁的张廷玉向乾隆递了奏折 , 讲明自己年迈多病 , 请求告老还乡 。 谁知 , 乾隆却淡淡地说:“卿受两朝厚恩 , 况且皇考遗命 , 将来配享太庙 , 哪能就这样让卿归乡养老?”
言外之意就是 , 我和我爹对你恩重如山 , 你不为我们爱新觉罗家誓死效命 , 还想着退休享受?你好意思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