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我国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谋略家——孙膑

孙膑 , 齐国人 , 生于阿(山东阳谷东北)、鄄(山东鄄城北)之间 , 是孙武的后裔 。 原名不详 , 因曾受膑刑(去掉膝盖骨) , 故世人称之为孙膑 。 生卒年月史无记载 , 主要活动于齐威王、齐宣王在位期间 。 著有《孙膑兵法》 , 是我国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谋略家 。
孙膑青年时曾与庞涓同学兵法 , 后庞涓任魏国将军 , 嫉妒孙膑才能 , 设法把孙膑骗至魏国 , 借故处以膑刑 。 孙膑身残志坚 , 受辱不屈 , 暗自准备逃走 。 当齐国使臣来魏时 , 孙膑往见使臣 , 诉说自己的遭遇与见解 , 深为齐使所赏识 , 就秘密将他带回齐国 , 在齐将田忌家作门客 。
当时齐威王常和贵族大臣们一起举行马车赛跑 。 用重金赌输赢 。 孙膑见他们驾车战马的速度相差无几、而又分为上、中、下三等进行比赛 。 他就向田忌建议 , 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用下等马对上等马的方法 , 谋取两胜一负的胜利 。 他这种符合运筹学博弈原理的方法 , 后人称之为“三驷之法” , 田忌因之而看出孙膑的足智多谋 , 就把他推荐给齐威王 。
威王通过与孙膑谈论兵法 , 很赏识他的军事才能 , 就任命他为军师 , 参与战略决策 , 成为齐统治集团中的重要智囊人物 。 孙膑一生的战绩主要是辅佐田忌 , 在桂陵、马陵两次大战中大败魏军 , 创造了“围魏救赵”与“减灶诱敌”两种战法的范例 。
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
魏惠王自周显王八年(前361年)将国都从安邑东迁至大梁后 , 面临的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崛起于东面的齐国 。 齐国由于威王实行变法改革 , 实力大大增强 , 然而齐国若想进一步开拓疆土 , 发展势力 , 称霸中原 , 必然同魏国发生碰撞 。 齐、魏两大强国利益的冲突 , 使两国间的大战已呈必然之势 。 而魏国与赵、韩两国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激化为战争 , 这就为齐国坐收渔利、削弱魏国提供了契机 。
赵、韩两国由于魏都东迁 , 魏国战略重点的东移 , 进一步感受到了魏国的压力 。 一方面 , 它们慑于魏国的强大 , 不得不接受魏国交换土地及盟会的要求;另一方面 , 它们又不甘于受魏国的控制 , 都在谋求独立发展 , 联络与国以抗衡魏国 。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 , 鲁、宋、卫、韩等国的国君迫于压力 , 入朝魏国 , 赵成侯却在这一年先后与齐威王、宋桓侯、燕文公相会 , 这就引起了魏国的不满 。 两年后 , 即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 , 赵国又向魏国的属国卫国发动进攻 , 迫使卫国依附于赵国 。 对此 , 魏国当然不能坐视 , 为制服赵国 , 维护霸主尊严 , 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8万进攻赵国 。 第二年赵国就遣使向齐国求救 。
齐威王召集群臣计议是否救赵问题 。 邹忌主张不救 。 段干纶认为魏若制服赵会威胁到齐国的实际利益 , 对齐不利 。 但齐军若直驱救赵 , 又会使魏军放弃攻赵而得以保全实力 。 所以段干纶建议先派一部兵力南攻襄陵(魏地 , 今河南睢县) , 使魏陷于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 , 以疲惫魏国 。 待魏攻占赵都邯郸 , “赵破而魏弱”之际 , 再出动主力攻魏救赵 。
齐威王同意段干纶的主张 , 决定暂不救赵 , 先在国内征调兵力 , 再派出一支部队联合宋、卫南攻襄陵 , 以牵制魏国 , 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 。
与此同时 , 楚国君臣得知魏军伐赵 , 也围绕是否救赵的问题展开了争论 。 楚相昭奚恤主张不救 , 让魏、赵相互残杀 , 两败俱伤 。 景舍则认为 , 楚不救赵 , 魏无后顾之忧 , 就会放手攻赵 , “赵有亡形而见楚之不救己也 , 必与魏合而以谋楚” , 对楚不利 。 所以他主张以少量军队救赵 , 赵恃楚救 , 必不肯和于魏;魏见赵强硬 , 楚军少又不足畏 , 也一定不会放过赵 。 “赵、魏相弊 , 而齐、秦应楚 , 则魏可破也” 。
【历史故事】我国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谋略家——孙膑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我国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谋略家——孙膑】楚宣王
于是楚宣王命景舍率少量楚军北上作出救赵姿态 。 后来魏国破赵之后 , 楚国乘机夺取了睢水、涉水之间魏国的土地 。 在楚国出兵之前 , 昭奚恤召见了此时在楚的赵国使臣麝皮 , 主动提出将出兵救赵 。 摩皮识破了楚国促使“赵、魏相弊”的计谋 , 回国后劝赵成侯立即与魏议和 。 但赵成侯轻信楚国救赵的许诺 , 不肯向魏求和 。
此时在韩国 , 申不害劝韩昭侯去朝见魏惠王 , 这样就可以坚定魏攻赵的决心 , 魏若胜赵 , 必然傲视天下 , 与诸侯为敌 , 使国力疲弊 。 诸侯要削弱魏国 , 就一定要与韩国结好 , 这样韩国的地位就重要了 。 “夫弱魏之兵而重韩之权 , 莫如朝魏” 。 于是韩昭侯与申不害便在此时赴魏朝见魏惠王 。 同时 , 韩国又不失时机地出兵攻占了东周的陵观和廪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