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酒:每个酒鬼都不应错过的日本美酒

清酒(Sake),也称日本酒,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 。春天赏樱花,叫“花见”,边赏花边喝酒,叫“花见酒”;到了梅雨季要喝“夏越酒”;而到中秋阖家赏月,要喝“月见酒”;重阳节赏菊要喝“菊见酒”;冬天下雪了也要温一壶“雪见酒” 。那么,日本的清酒到底有什么迷人之处呢?一起随小编来看下吧 。

清酒:每个酒鬼都不应错过的日本美酒

文章插图
什么是清酒
日本酒税法第 3 条第 7 款规定:清酒指的是以下 3 种酒精含量不超过 22% 的酒类
(1)以米、米曲、水为原料,经发酵、过滤酿成;
(2)以米、米曲、水,以及清酒酒粕等其它法定原料,经发酵、过滤酿成 。其中法定原料合计重量不超过米和米曲 50%;
(3)添加清酒酒粕于清酒内过滤酿成 。
清酒的发展历史
(1)原始的口嚼酒
日本是在公元前 4-3 世纪的弥生时代开始稻作文化的,清酒也始于此 。日本气候湿润,人们从食物中发现有益微生物——曲,用它来酿酒或腌渍食物 。
有关酿酒较早的文字记录是写于奈良时代的《播磨国风土记》,书中写道:“奉神之粮枯竭而生霉,故酿酒而利用之”,讲述了人们用米酿酒的故事 。
酿酒的起源为“口嚼酒” 。古时候的日本人将加热过的谷物放入口中咀嚼,利用唾液里的酶使淀粉转化为糖,然后发酵为酒 。这是非常原始的酿酒方法,而且只有侍奉神明的巫女才能进行口嚼,在过去可说是极为神圣的工作 。
(2)先进的“并行复式发酵”和“火入法”
到了大和政权时代,酿酒技术引入了日本 。奈良时代还专门设立了酒造司,到平安初期,酿酒技术就已经和现在差不多了 。到镰仓、室町时代,寺庙掌握了酿酒的主导权,清酒的酿酒技术在当时非常先进,包括独特的“并行复式发酵”和“火入法”技术 。
“并行复式发酵”,即糖化与发酵同时进行,这种方法能够将酒精度提升到 20% 左右,目前全世界只有清酒是采用这种独特的方法酿成的 。另一项技术,则是在 19 世纪末,巴氏法发明之前,从室町时代的纪录中可发现,在贮藏前先将过滤后的酒加热至 65℃ ,再藉由“火入法”,即低温加热法,杀死酵母后,继续促进风味的熟成 。(
(3)酿酒职人“杜氏”
江户时代,清酒以商人之酒的定位加以商品化,冰库、大阪、京都一代的商船往来,促进清酒的发展 。到了幕府时代,法规规定,原本一年四季均可酿制的清酒只能在冬季酿制,这一规定促使了被称为“杜氏”的职业酿酒人的出现 。杜氏拥有丰富的酿酒知识和经验技术,也具备领导能力,对酒坊而言可谓是“只要杜氏一换,酒的风味也跟着改变” 。
(4)吟酿酒是当今潮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稻米严重缺乏,因而发展出添加酒精、葡萄糖、果糖等酿制的“三增酒”,这使得清酒陷入了低迷期 。到了昭和时代,许多酒坊一反潮流,酿制不添加任何额外的酒精或糖分的吟酿酒,兴起一股“淡丽辛口风潮” 。
到了 21 世纪,吟酿酒受到各国欢迎,以美国和法国为主的海外市场对清酒评价甚高 。(
清酒是如何酿制的
(1)好米、好水出好酒
清酒品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酿酒使用的米和水决定的 。酿酒用的米不同于食用大米,具有颗粒大,淀粉含量多,蛋白质含量少的特点 。酿酒使用的水以钾、钙含量高,铁、锰含量少为佳 。
(2)清酒的酿造过程
酵母将糖分代谢为酒精的过程就是酒精发酵,但要先将米中的淀粉经酒曲转化为糖,才能进行酒精发酵 。
① 精米:利用酿酒专用的精米机去除玄米中的蛋白质与米糠,避免其在酿酒时带来杂味 。
② 洗米:清洗附着在米粒中的米糠,这一过程还会小心地进行浸渍,使米粒吸收一定量的水分 。
③ 蒸米:洗好的米进行蒸煮,蒸好的米除用于酒精发酵外,还用来培养米曲、酒母 。
④ 酒母:将酵母加入蒸米、水、酒曲中,培养大量进行酒精发酵的酵母 。
⑤ 醪:将米曲、酒母加入蒸好的米中制成醪,米中淀粉糖化过程和糖发酵为酒精的过程同时进行 。由于这个过程必须分 3 次进行,因此称为“三段式酿制”,整个工序称为“酿” 。
⑥ 上槽:将发酵完成的醪放入压榨机里压榨,得到酒液与压榨剩余的渣——酒粕 。酒液经过滤、或熟成后装瓶 。
清酒用的米、水、曲
(1)清酒用米
可酿制清酒的米占日本大米产量的 5%,而优质的酿酒米仅占酿酒米总量的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