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中国可实际考据的真实历法,从殷商甲骨卜辞的记录开始

中国的农历以太阳回归周期“纪年” , 以月亮朔望“纪月” 。 因此 , 一年和十二个月之间会产生“岁差” 。 “置闰”就是通过在一定时间后于一年中增加“闰月” , 以便消除 , 至少是减少“岁差”的办法 。
中国可实际考据的真实历法 , 从殷商甲骨卜辞的记录开始 。
殷商置闰
从盘庚迁殷到商纣亡国的二百七十三年中 , 有足够丰富的“殷历”资料 。
殷历已实行“置闰” , 一部分置于年末 , 称“十三月”;还有一部分置于年中 , 沿用上月的“月名” 。 但其中所体现的规律十分明确——即阴历的置闰 , 一般设置于三、六、九和十二月之后 , 基本是“等距”安排 。
学者们认为 , 这一定与殷人观测星象和测量日影存在对应关系——冬至、春分、夏至、秋分一定出现于殷历的三、六、九和十二月 。 所以 , 殷人通过天文观象 , 在这几个月之后“置闰” , 其所要取得的效果 , 就正如《尚书·尧典》所强调的“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原则一致 , 为了消除“岁差” 。
西周置闰
西周置闰的资料 , 反而比殷商还少 。 通过金文看 , 当时置闰的方法 , 基本与殷商相同 。
【爱历史】中国可实际考据的真实历法,从殷商甲骨卜辞的记录开始
文章图片
所置闰月 , 金文中都用“正”字 , 如“正二月”“正四月”“正六月”等等 。 过去 , 把“王正月” , 一般皆为“周王在正月” , 但如此解 , 便无法解读“王正九月”这样的记载 。 若皆为“王历闰九月”便能说通 。 但金文中 , 也有“十三月”之谓 。
总之 , 西周置闰 , 仍基本属于未完全解开之谜 。
春秋战国置闰
春秋时期的历法 , 显然已经进入“推步”阶段 。 这根源于当时对“冬至”的测定已很准确——即下一年冬至的太阳照影必定向后推迟四分之一日 , 由此产生了“四分历” 。 这个结论 , 是因为《春秋》准确记录了三十三次日食 。
“四分历”太阳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5日 , 而朔望月的平均长度则为29.5306日 , 十二个月实为354到355日 。 照此计算 , 三年按朔望月计算 , 就少了33日 , 即便三年一闰 , 仍无法保证与太阳回归年“整齐划一” 。
于是古人发现 , 十九个太阳回归年长度为6939.75日 , 这与235个朔望月长度几乎相等 。
“四分历”的365又1/4 , 古人称为“岁实”;朔望月的29又499/940 , 古人称为“朔策” 。 古人把“岁实”和“朔策”统一起来的方法 , 就是十九年七闰 。
“十九年七闰” , 古人称之为“章” , 或“太阴周” , 19称“章岁” , 7闰称“章闰” , 235称“章月” 。 再进一步 , 四个“太阴周”或“章” , 合共76年 , 古人称“蔀岁” , 所含940个朔望月称“蔀月” , 27759日称“蔀日” 。
【爱历史】中国可实际考据的真实历法,从殷商甲骨卜辞的记录开始
文章图片
每经一“蔀” , 同一历日可回到上一“蔀”同一日的同一时刻 。 不过 , 因为不能被60整除 , 时刻虽然相同 , 干支日却不相同 。
古人接着计算 , 如果二十“蔀” , 总共1520年 , 555180日 , 古人将之称为“纪”;又称三“纪”为一“元”或“历元” , 也就是4560年 。 因为可以被60整除 , 一“元”之后 , 年、月、日、节气和干支都讲回到原来的位置 。
“纪元”一词 , 由此而来 。 “新纪元” , 表示在原有基础上“新时代”的开始 。
反映春秋这种“四分历”的资料 , 有属于战国时期的“古六历” , 保存在《汉书·艺文志》中 。 所谓“古六历” , 实际是各诸侯国强大之后 , 各自实行的不同“岁首”的历法 , 其本质上均属“四分历”毫无差别 。
春秋战国 , 大致上是19年7闰 , 置闰的月份 , 是按照“二十四节气”在各月的分布 , 采取“无中置闰” 。
许多学者认为 , 这个办法 , 其实是从殷商沿袭下来的 。
汉代以后的置闰
太初元年(前104年) , 汉武帝张榜招募制历方案 , 最后在十八个历法中 , 钦定了邓平方案 , 就是《太初历》 。
【爱历史】中国可实际考据的真实历法,从殷商甲骨卜辞的记录开始
文章图片
刘彻
《太初历》仍然是19年7闰 。 不过 , 邓平为了讨好武帝 , 将朔望月定位29又43/81日 。 这与当时星占、谶纬盛行可能有关 , 九九八十一被认识是“万数之本” 。 此方案遭到司马迁在内的许多天文学家的反对 , 但武帝一意孤行仍然执意颁行 。
因为漏洞太大 , 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 , 《太初历》就被编?、李梵等重修的《四分历》代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