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袁绍为什么敢顶撞董卓,说“我的剑未尝不利”?他是不是被低估了( 二 )


【爱历史】袁绍为什么敢顶撞董卓,说“我的剑未尝不利”?他是不是被低估了
文章图片
都挂了
即使是到了后期 , 潼关、赤壁、汉中也都狼狈至极 。 也没听谁说曹操不是英雄 。 刘邦前期都是败 , 垓下一役 , 一战而力挽狂澜 。 刘备出身贫寒 , 没有根据地 。 前期”四易其主“ , 最后也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伟业 。 这本该是草根逆袭 , 白手起家的典范 。
现在倒成了“伪善”的代名词 。 讽刺袁绍者 , 只不过是拿自己不愿努力 , 而又可怜的人生遭遇来做映射罢了 。 大胆些推测 , 以这次出逃洛阳的行为来说 , 明面上是退缩 。 实际上是一种决裂——与袁隗为代表的袁氏家族决裂 。
【爱历史】袁绍为什么敢顶撞董卓,说“我的剑未尝不利”?他是不是被低估了
文章图片
我就搞搞地摊
袁绍通过个人对董卓的深入了解 , 对时局的分析判断 。 认为:董氏掌权后 , 汉室是真的衰退了 。 天下执牛耳者 , 再想通过以往那种朝堂暗斗、引导舆论的方式斗争 , 已经行不通了 。 手上没有军队(实力) , 袁家想通过扶持董卓、戴白手套式的图谋必然会失败 。
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即将来临 。 他果断回乡举义兵 , 立起了“清君侧”的大旗 。 证明了他比父辈更年轻 , 更能迅速地适应新的形势 。 一个出身优渥 , 却不念庙堂之虚名 , 能预瞻形势 , 果断决裂 。 还不够优秀吗?他的叔叔袁隗官居太傅录尚书 。
【爱历史】袁绍为什么敢顶撞董卓,说“我的剑未尝不利”?他是不是被低估了
文章图片
皆英杰也
这是一个什么职位?在大将军已死、十常侍已亡 , 皇帝年幼无知的权力真空下 , 能把大汉兵权白白交给董卓的职位 。 也只有袁隗 , 才能让董卓代替刘弘 , 担任司空——成为三公之一 。 那么?为啥袁隗不扶持自己的亲侄儿——袁绍 , 反而支持董卓呢?
三、二代之憋屈
或许原因真的很简单 。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现在的二代 。 其实日子并不好过 。 真实的情况却是:绝大多数二代每天都过得很压抑 。 他们也不愿意回家接班 。 为啥?空手就继承庞大的家业不好吗?因为无论他们多努力 , 都会被人诟病 。
【爱历史】袁绍为什么敢顶撞董卓,说“我的剑未尝不利”?他是不是被低估了
文章图片
喝 , 接着喝
公司业绩下滑 , 他们是众人眼里扶不起的阿斗 。 如果公司业绩上涨 , 也会被人嘲讽 。 说:如果不是家里的平台 。 他会有这成绩?换谁有这些资源 , 傻子也能挣钱 。 即使个人创业成功 , 也会被人认为是拿着家里的钱、靠着家里的人脉才会成功 。
有的二代 , 40岁都没法接班 。 老一辈对其能力永远不信任 。 不管做出什么决定 , 都会被认为无比幼稚 。 有时候会当着下属的面 , 否决他的方案 。 甚至当众训斥他 。 明明已经很努力了 , 做出来的东西也很不错 , 却依旧被边缘化 , 没有实权 。 这就叫偏见 。
【爱历史】袁绍为什么敢顶撞董卓,说“我的剑未尝不利”?他是不是被低估了
文章图片
傲慢?
汝南袁氏崛起于袁安:号名士、直臣、大儒 。 历经东汉两次“党锢” , 巍然不倒 。 源于既能取信于宦官、亦能保护好名士 。 左右逢源、两处投机 。 历经数代到了东汉末年 , 积累了不少政治资源 。 终成了“四世三公、门生天下”的局面 。
这样的家族 , 到了袁绍这一辈 , 什么幺蛾子也都出来了 。 《本传》:袁绍好游侠 , 与张、何、吴、许等皆为奔走之友 。 他的堂弟袁术、自小就“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 。 ”倘若天下太平 , 约摸着也就跟现在的二代一样 。 在经历多次打击 , 热情被埋没 。
上班打游戏 , 下班泡酒吧 。 否则习性难改 , 必然会给家庭带来灾祸 。 然而 , 所谓时势造英雄 。 在汉末大乱的时刻 , 像袁家兄弟这样的人 , 却更容易脱颖而出 。 因为从小就有良好教育 , 具备高出视野的人 。 往往更能适应时势 , 推动社会或者集团的变革 。
【爱历史】袁绍为什么敢顶撞董卓,说“我的剑未尝不利”?他是不是被低估了
文章图片
谁的脑子更清晰?
无论古今中外 , 这就是现实 。 当然了 , 非要相信那些被有意编好的“三国故事”:说什么袁绍是个傻儿子 。 官渡之败源自于好谋无断与外宽内忌等讨人欢喜的鸡汤 。 那就了解一下 , 官渡的曹氏困局 , 或者公孙瓒的悲惨结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