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时势造英雄,我们来看看张仪所处的大势如何( 二 )


张仪
积蓄实力再次东进的秦国 , 首先面临的是齐、楚联盟的大问题 。 只要这两国联手 , 秦国压根没什么戏:“秦王欲伐齐 , 患齐、楚之从亲” 。 所以 , 轮到张仪上场了 。
张仪的最大才能 , 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是他的“三寸不烂之舌” , 但这只是表象 , 对大局的把控、对各方优缺点的洞悉、对人心的精准把握、缜密的思维逻辑才是撒手锏 , 我们看看他是怎么用六里地骗楚怀王的 。
张仪的这次行动 , 纯粹是诈骗 。 他找上门后 , 向楚怀王提出了这样的条件:楚国与齐国断交 , 秦国割让方圆600里的商於之地给楚国 , 双方和亲结盟 。
面对这一橄榄枝 , 楚国君臣是什么反应?“楚王说而许之 , 君臣皆贺” , 也就是说 ,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 , 这种交换是合理、有利且可行的:商於之地位于秦、楚两国交界处 , 是当初商鞅在时秦国从楚国手中夺取的 , 秦国如今借花献佛 , 这很合理;更可况 , 春秋战国以来 , 把土地、城邑当成外交工具原本就比较常见;春秋以来的数百年间 , 秦、楚本就时常通婚交好;齐、楚结盟 , 楚国只得势而未得利;若秦、楚结盟 , 楚国势、利两得 , 这极其符合楚国的现实利益诉求 。
因此 , 在楚国君臣看来 , 这是一笔合理的生意 。
【历史故事】时势造英雄,我们来看看张仪所处的大势如何
文章图片
楚怀王
张仪正是精准把握了楚国朝廷的上述心思 , 同时 , 他对下一步可能发生的情况已经做足了预案:送六百里地是不可能的 , 这就是纯粹的欺诈 。 但骗局迟早会败露 , 张仪的下一项任务 , 就是把败露的时刻拖到齐、楚彻底断交之后 。 因此他处心积虑地假装摔伤 , 继续跟楚王玩起了心理战术;而此时楚怀王已经骑虎难下 , 竟然对此毫无警觉 , 反而加快了断交的动作 , 由此彻底上了张仪的大当 。
而当谎言揭穿之日 , 就是两国兵戈相向之时 , 但在张仪出使之前 , 他和秦王已经对此做了充足的准备;因此 , 当恼羞成怒的楚怀王发兵找回颜面时 , 却被严阵以待的秦军击败;商於之地没得到 , 反而失去了汉中郡 , 还丢掉了跟齐国的盟好关系 。
总而言之 , 这次张仪的计谋之所以能得逞 , 在于他精准把握了楚国君臣头脑中持有的传统思维 , 用自己的欺诈、算计使是对方掉入了陷阱 。
只有同为纵横家的陈轸看出了张仪的心思 , 并向楚怀王指出了关键所在:“夫秦之所以重楚者 , 以其有齐也 。 今闭关绝约于齐 , 则楚孤 。 秦奚贪夫孤国 , 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 , 必负王 , 是北绝齐交 , 西生患于秦也 , 而两国之兵必俱至 。 善为王计者 , 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 , 使人随张仪 。 苟与吾地 , 绝齐未晚也;不与吾地 , 阴合谋计也 。 ”
【历史故事】时势造英雄,我们来看看张仪所处的大势如何
文章图片
陈轸
但陈轸作为外来人员 , 在楚国朝廷并没得到足够的重用 , 所以张仪这次计谋得以成功 , 也有侥幸的色彩 。
【历史故事】时势造英雄,我们来看看张仪所处的大势如何】但他第二次骗楚怀王 , 则体现出何谓“知己知彼 , 百战不殆” 。
在秦国这里吃了大亏 , 楚怀王并没有恢复冷静、总结教训 , 只是陷入对张仪的愤怒之中 。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 , 像张仪这种以诸侯国信誉为代价的欺诈 , 可谓是毫无底线 , 在之前几乎没有出现过;吃了这等大亏 , 换作任何人都会对张仪恨之入骨 。
而此时计划对楚国进行安抚、抽出精力对付中原诸侯的秦惠文王 , 也许已经想把张仪送给楚怀王供其出气 。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 , 张仪竟然自告奋勇要求前往楚国 。
张仪的胆气 , 源自他对人性的洞悉、对情报工作的缜密安排:他明白楚怀王恨自己 , 但也明白对方跟在意楚国的利益;他还知道楚王宫的宠臣靳尚爱财、宠妃郑袖害怕失宠 , 而这俩人都能够对楚怀王产生重大影响;更重要的是 , 靳尚早就被他收买 。
【历史故事】时势造英雄,我们来看看张仪所处的大势如何
文章图片
张仪
因此 , 他抵达楚国后被楚王囚禁 , 而靳尚很快展开了活动;担心秦王送来秦女和亲、分散自己恩宠的郑袖一哭二闹三上吊 , 成功让畏惧秦国实力的楚怀王改变了主意 。
而随后张仪自信满满、信口开河 , 把秦国的优势吹嘘得天花乱坠、把楚国的劣势说得危言耸听 , 并且指出了六国合纵的脆弱性 , 随后为楚王指出了一条明路:跟秦国结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