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苏:这部电影吹走了心中“迷雾” 让我找到安静

马苏:这部电影吹走了心中“迷雾” 让我找到安静
文章图片
出演尔冬升导演的《海的尽头是草原》之后 , 很多人都来问马苏:“你真的是蒙古族吧?”为了出演这部电影 , 马苏在各方面下了苦功 , 几乎到了“疯魔”的程度 , 比如要硬生生地背下蒙语台词 , 还得与人物的神色举止融会贯通 。
马苏最终的成就感并不是被观众视为“真正的蒙古族人” , 而是她在角色中找到了一种内心“安静”的状态 , “辽阔的蓝天 , 白云下吃草的牛羊 , 大地上人烟稀少 , 草原人每天专注于日常的生活劳作 , 淳朴而充实 , 这也让我找到了一种把劲儿放在心里的力量感 。 ”
体验生活后意识到
演出平实即好
不需要放大情绪
《海的尽头是草原》根据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上世纪50年代末 , 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 , 将近3000名孤儿被接到了大草原上 , 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 , 他们所有的不安与伤痛 , 都被人间大爱化解 。
马苏在片中扮演的是“草原额吉”萨仁娜 , 这是一位平凡、质朴、坚韧的母亲 , 收养了南方孩子杜思珩 , 用博大的爱养育了毫无血缘的孩子 。 马苏当初很纳闷尔冬升导演为何会找她扮演蒙古族女人 , “以前有人说我长得像回族或者像维吾尔族 , 但从来没有人说我像蒙古族 , 这次演完《海的尽头是草原》后 , 所有人都以为我是蒙古族人 , 我觉得这是角色的魅力 , 也得感谢尔导有眼光 , 发现了我独特的民族气质 。 ”
对于演员来说 , 体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进入角色的方式 , 马苏拍摄前在草原待了大概4个月 , 广阔的草原上人烟稀少 , “人在大自然中会很安静 , 每个蒙古包之间大概要开车半小时 , 所以没有邻居 , 看得更多的是一幅幅牛羊在草地上吃草的美丽画面 , 额吉们每天干一些农活 , 生活并不波澜壮阔 , 都非常日常 , 那种安静和自然给我领悟角色带来了挺大的提示 。 我觉得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有一个共性 , 就是对孩子的爱 , 这份爱是无意识表达出来的 , 她们不会想自己抚养这些小孩有多么崇高 , 只是出自本性的母爱 。 ”
也因此 , 马苏在扮演额吉时追求的就是平实 , 不要做过多的修饰 , “剧本赋予人物的行为已经很丰富了 , 故事本身也足够感人和深刻 。 在表演上我觉得生活化就可以 , 不用去演她多么爱孩子 , 多么了不起 , 她的日常行为包涵了一切 , 我不需要在情绪上再放大 。 ”
表演的基调定下来后 , 马苏还要像真正的额吉那样掌握生活技能 , 马苏为此学了捡牛粪、生火做饭、煮奶茶、做手抓羊肉、做果条、做奶豆腐、挤牛奶等等农活 , “我每天去学一个技能 , 还要学习蒙古族的风俗礼节 , 比如说要敬畏火 , 睡觉的时候脚不能冲着炉子 , 包括进到蒙古包里面的排位 , 有很多讲究 , 还有缝衣服这种针线活 , 咱们就是自然的穿针引线 , 他们则要把针尖冲自己 , 从怀中引出来 , 不可以冲外人 , 拿刀剪时也一样 , 都要冲着自己才可以 。 ”
最难的是学蒙语
睡梦中都在背台词
生活技艺对马苏来说都还容易 , 要说最难的 , 那就是学语言 。 马苏说若是上学时有这次学蒙语的劲头 , 估计自己英语学得也错不了 , 考个名牌大学不成问题 。
至于学习秘诀 , 马苏笑说就是生背:“我对于蒙语是零接触 , 而且没有时间从头学拼音 , 我就把所有的台词 , 大概有100多句 , 写在本上 , 拿汉字标下来发音 , 对照录音练习 , 在蒙语老师的指导下 , 每天疯狂地背诵 , 天呐 , 现在觉得挺难想象的 。 睡觉前要听录音 , 醒了之后 , 刷牙洗脸的时候再听录音 , 洗澡的时候 , 浴室里贴着字 , 一边洗头发一边背 , 自己心里背 , 想不起来就看一眼 , 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背 , 那段时间感觉睡梦中都咕噜咕噜地在说 。 只有达到烂熟于心 , 形成条件反射 , 你才可以去表演 , 否则你上去开始演了 , 再想台词 , 那不成样子 。 我在背的时候已经把这些台词的意思都消化了 , 除了要记住发音 , 也要让语意合并 , 我要求自己 , 表演时说出来的话 , 就像是自己平时说普通话一样 。 ”
虽然如此用功 , 但马苏说自己拍摄第一天 , 张口说蒙语的时候在抖 , 嘴也瓢了 , “很久没有那么紧张的感觉了 , 第一场戏难度特别大 , 是影片结尾的部分 , 我前一天晚上才拿到的台词 , 很长 , 我使劲背 , 但是拍摄的时候 , 还是紧张 , 舌头都乱套了 , 导演都笑了 , 那表情的意思就是‘完了 , 白学了 , 她学不会’ , 导演看上去很绝望 。 我就赶紧给自己打气 , 跟自己说 , 你已经背得很熟了 , 你要相信自己 。 还不错 , 第二条就好了 , 那天把那一大段词说完 , 我就不紧张了 , 因为最有挑战的部分都完成了 , 我还怕什么?可见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