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大唐高僧玄奘西行求法至印度,宣讲大乘佛教的教义,名声鹊起

公元631年 , 大唐高僧玄奘西行求法至印度 , 宣讲大乘佛教的教义 , 名声鹊起 , 引起了北部印度统治者戒日王的注意 。 戒日王多次会晤玄奘 , 对大唐文化十分向往 , 当即组建使团 , 出访大唐 。
643年 , 时任岭南道融州黄水县令的王玄策奉命作为副使 , 跟随正使李义表护送戒日帝国使节回国 。 他们经过吐蕃和尼婆罗 , 于同年十二月到达目的地 , 受到热烈欢迎 。 使团在戒日帝国治下的各封国游历了很长时间 , 了解风土人情 , 游览名胜古迹 。 645年 , 使团在佛教圣地摩诃菩提寺立碑纪念后启程回国 。
【爱历史】大唐高僧玄奘西行求法至印度,宣讲大乘佛教的教义,名声鹊起
文章图片
第一次出访在北部印度造成了巨大影响 , 各封国纷纷遣使上贡 。 唐朝为了送归各国使臣并取得印度制糖法 , 于647年派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出使印度 。 使团到达前 , 戒日王在恒河晨浴溺水而死 , 大臣阿罗那顺篡位称王 。 戒日帝国作为一个松散的联盟国家 , 立即陷入混乱 , 各封国纷纷割据独立 。
王玄策一行进入戒日帝国后 , 阿罗那顺担心阴谋败露 , 招致唐和吐蕃的干涉 , 派出两千军队向使团发起攻击 。 王玄策带领使团三十余人与敌军交战 , 力尽被擒 , 敌人趁机劫掠诸国贡献的财物 。
【爱历史】大唐高僧玄奘西行求法至印度,宣讲大乘佛教的教义,名声鹊起
文章图片
【爱历史】大唐高僧玄奘西行求法至印度,宣讲大乘佛教的教义,名声鹊起】王玄策、蒋师仁抓住机会逃离 , 一路辗转来到吐蕃西部 。 王玄策发檄文向吐蕃属国泥婆罗和西域各国征召军队 , 得到七千泥婆罗骑兵和一千西域兵 。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也派来吐蕃兵一千两百人相助 。 王玄策与蒋师仁率联军进攻阿罗那顺的都城茶镈和罗 , 大战三天 , 攻破茶镈和罗城 , 斩首三千级 , 敌军被赶入恒河溺死者不下万人 。
阿罗那顺逃走后 , 收拢残兵再次与联军交战 , 被蒋师仁擒获 , 俘斩千人 。 阿罗那顺的妻子在乾陀卫江负隅顽抗 , 也被蒋师仁击败 , 俘获王室成员及百姓一万两千人 , 牲畜三万头 。 北部印度大为震动 , 五百八十座大小城邑投降 。 各国纷纷献上牛马、军械、宝物犒军 , 表示顺服 。
648年5月 , 王玄策将俘获的阿罗那顺及王室、百姓、牛马送到长安献俘 。 唐太宗教训阿罗那顺说:“夫人耳目玩声色 , 口鼻耽臭味 , 此败德之原也 。 婆罗门不劫吾使者 , 宁至俘虏邪?”得意之情 , 溢于言表 。
【爱历史】大唐高僧玄奘西行求法至印度,宣讲大乘佛教的教义,名声鹊起
文章图片
北部印度对中国来说太过遥远 , 整体实力也不出众 , 加上此时大唐的文治武功都处在巅峰 , 因此王玄策的功绩并未受到重视 , 仅被唐太宗封为朝散大夫 。 但王玄策两次出使 , 开拓了从西藏通向印度的路线 , 促进了唐朝和北部印度的友好往来及文化交流 。 657年第三次出使印度 , 他还取得了制糖法 , 带回了制糖工匠 , 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