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西汉第一名相:我是怎么活下来的?

君子防未然 , 不处嫌疑间 。
瓜田不纳履 , 李下不整冠 。
1
有一阵子 , 萧何的名声很差 。
汉十二年(前195) , 身为大汉相国的萧何 , 借职务之便四处强占田宅 , 放高利贷 , 惹得关中百姓怨声载道 。 昔日的开国功臣一时竟成了千夫所指的地主恶霸 。
【历史故事】西汉第一名相:我是怎么活下来的?
文章图片
▲萧何画像 。
俗话说 , 好事不出门 , 坏事传千里 。
在外征讨淮南王英布叛军的汉高祖刘邦 , 不久就得知关中民众都在埋怨萧何 , 可他非但没有发怒 , 还面露喜色 。
刘邦班师回朝时 , 京城老百姓拦路上书 , 控告萧何强买民田 , 价值多达数千万 , 请刘邦主持公道 。 刘邦看在眼里 , 毫不在意 。
回宫后 , 刘邦才笑着对萧何说:"相国竟然侵夺百姓财产 , 为自己谋利!"随后将民众上书拿给萧何看 , 说:"你自己去向老百姓们谢罪吧!"
萧何诚惶诚恐 , 辞别刘邦后急忙将田宅退还百姓 , 但民生怨恨 , 难以抚平 , 从此自己的民意支持率一直往下掉 。
2
实际上 , 这是萧何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 。
此前 , 刘邦带兵平定英布叛乱 , 一如往常委托萧何留守京城总揽全局 , 供应粮草 。
萧何每次派人输送军粮到前线 , 刘邦都要问一声 , 相国最近忙于何事 。
使者老实答道 , 相国整日忙于为陛下筹办粮草兵器 , 抚恤京城百姓 。
每每听到这句话 , 刘邦都沉默不语 , 似乎心生不快 。
【历史故事】西汉第一名相:我是怎么活下来的?
文章图片
▲刘邦晚年 , 猜忌多疑【剧照】 。
使者将此事告知萧何 , 萧何也不明其意 。 明明自己还是和以前一样兢兢业业 , 爱民如子 , 完全符合好干部标准 , 刘邦为何还三番五次询问 。
萧何的一名属下听闻此事 , 告诫道:"相国不久就会有灭族之灾了!"
萧何大惊失色 。
他接着对萧何说:"您位居相国 , 居功第一 , 主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赏赐给您 。 况且您入关这些年来勤勉为民 , 深得人心 。 如今陛下屡次打听您的动向 , 是唯恐您在关中乘机起事 。 既然如此 , 您何不逼迫百姓贱卖田地 , 对他们放高利贷 , 借此自毁名声 。 这样百姓对您生怨 , 主上闻知也不会对您猜疑 。 "
萧何恍然大悟 , 就如其所言 , 在关中强占民田 , 欺压百姓 , 以"自污"的方式来糟践自己的名声 , 换取刘邦的信任 。
伴君如伴虎 , 萧何有苦难言 。
3
这阵风波过去后 , 萧何自以为安全了 , 仍不忘初心 , 为大汉社稷奔忙 , 为百姓谋福利 。
不久后 , 萧何上书请求刘邦开放上林苑 。
上林苑是秦朝的皇家苑囿 , 纵横300里 , 山水环绕 , 物产丰饶 。 汉二年(前205) , 为了适应战争需要 , 曾一度开放给百姓耕作 。
后来 , 汉朝一统天下 , 刘邦又将上林苑收归国有 , 一片良田无人打理 。
萧何视察时发现上林苑荒芜已久 , 于是为民请命 , 请求开禁 。 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 也是一项赢得民心的德政 。
萧何上表写道:"长安地少 , 民田不够耕种 , 且人口日益增多 。 上林苑中土地肥沃 , 却废弃多年 , 不如将空地开辟为良田 , 交给百姓开垦 。 百姓种植粮食以自足 , 禾秸则不必收取 , 可以作为兽食 。 "("愿令民得入田 , 毋收稿为禽兽食")
【历史故事】西汉第一名相:我是怎么活下来的?
文章图片
▲萧何【剧照】 。
可刘邦看后 , 怀疑他有意收买人心 , 当即大怒 , 骂道:"相国一定是收受商人贿赂 , 才敢来要我的禁苑 。 "
【历史故事】西汉第一名相:我是怎么活下来的?】之后 , 刘邦下令廷尉将萧何逮捕 , 并戴上刑具 , 投入狱中 。
萧何想不到 , 自己尽忠职守 , 做事处处小心 , 甚至不惜自毁名声 , 竟然还是祸从天降 。
之后几日 , 萧何除去冠带 , 身戴锁链 , 困于斗室之内 , 朝中群臣无人敢出面营救 。 只怕萧何的昔日好友刘邦已经给他安排好了结局 , 一如韩信、彭越、英布 。
年事已高的萧何 , 唯有仰天长叹 , 这一辈子的情谊竟然比不上君臣大义吗?
4
往事只能回味 , 狱中的萧何或许还怀念沛县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
年轻时 , 萧何是沛县的主吏掾 , 相当于县长秘书 , 而刘邦是泗水亭长 , 两人是同乡的基层干部 , 也是铁哥们 。
每次刘邦去咸阳出差 , 都要向县中长吏申请报销费用 。 照规矩 , 每个长吏要给300钱 , 只有萧何知道刘邦生活艰难 , 每次都会私自多给他200钱 。 尽管那时候 , 萧何自己也不过是个俸禄仅有一百石的小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