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渭水之盟对李世民意味着啥?突厥对李氏家族的羞辱,在此达到顶峰( 三 )


【历史故事】渭水之盟对李世民意味着啥?突厥对李氏家族的羞辱,在此达到顶峰
文章图片
此时的双方 , 比的不仅仅是军队阵容 , 更是心理、意志与决心 。 面对刚柔并济的李世民 , 颉利再三斟酌 , 决定借驴下坡 。 毕竟拉开阵势对冲 , 自己一方并不一定占据优势 , 何况长孙无忌、李靖正在幽州 , 随时可能抄自己的后路 。
最终李世民对突厥“卷甲韬戈 , 啖以金帛” , 对方则见好就收 。 双方结盟后 , 颉利赚得盆满钵满 , 大大咧咧的返回草原 。 而唐王朝也避免陷入自己并没有准备好的大战 , 进入了难得的休养生息阶段 。
但这件事对李世民的刺激有多大?从他接下来的举动就可见一斑 。 当上皇帝后 , 他一边处理政事、一边在皇宫内亲自练兵:“戎狄侵盗 , 自古有之 , 患在边境少安 , 则人主逸游忘战 , 是以寇来莫之能御” 。 周边的戎狄侵扰中原 , 自古以来早已成为常态;敌人并不可怕 , 可怕的是人主安于现状、放松警惕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最好的办法就是警钟长鸣、练兵千日 。 “突厥入寇 , 则为汝将 , 庶几中国之民可以少安乎” , 一旦突厥入侵 , 朕还是亲自当你们的将领 , 这样 , 中原的百姓也许能过上安宁的日子了 。
【历史故事】渭水之盟对李世民意味着啥?突厥对李氏家族的羞辱,在此达到顶峰
文章图片
苦心人天不负 , 三年后 , 大唐蒸蒸日上 , 突厥则内乱频发 , 李世民抓住机会 , 派出李靖、李世勣等大军 , 将曾经耀武耀威的东突厥一战灭国 , 嚣张无比的颉利可汗被活捉到长安 , 终生未能回到草原 。
面临羞辱并不可怕 , 可怕的是自己的不冷静应对方式;不争一时之气 , 不逞匹夫之勇;审时度势、韬光养晦 , 首先发展自己 , 其后抓住敌人的弱点、一击致命 , 这正是杰出政治家与莽夫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