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双轨叙述,“弑母案”上线、方远成被告,另类解读低出生率
不得不承认《底线》真的非常喜欢双轨叙述 , 在推进“李芳凝性骚扰案”的时候 , 辅以“莫莫的反向性骚扰案” , 客观而全面的剖析了职场性骚扰现象 。
双轨叙述
在第16集和第17集中 , 再一次出现了双轨叙述 , “弑母案”率先上线 , 紧接着方远也因为女儿方可莉而成为了被告 。 两件事看上去南辕北辙 , 但实际上殊途同归 , 核心皆聚焦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 。
文章图片
剧中的“弑母案”尚未完全展开 , 很多有关案件的细节也没有交代 , 所以暂时不予评价 。 当然了 , “弑母案”在现实生活中是原型的 , 例如“吴谢宇弑母案” , 凶手的作案动机 , 至今也没有明确的说法 。
文章图片
关于成为被告这件事 , 源于方可莉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对另一名同学的排挤 , 并且冷嘲热讽对方的家庭条件 。 通过方远的深入了解发现 , 这件事不仅仅是孩子之间的矛盾 , 还牵扯到了家长们的言传身教 。
文章图片
悲观主义诚如前文所说 , 大部分人都会因此而关注该如何教育子女 , 不过个人的思维比较跳跃 , 一下子联想到了低出生率的社会现象 。 低出生率的出现有多种原因 , 但重中之重还是育儿的成本过高 , 导致很多人想生而不敢生 。 除此之外 , 还有一些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 说自己过得已经够辛苦了 , 不想让孩子过同样的生活 。 既然给不了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 , 索性就不生了 , 否则就是对孩子的人生不负责任 。
文章图片
【底线:双轨叙述,“弑母案”上线、方远成被告,另类解读低出生率】虽然有些悲观主义 , 但个人却能感同身受 , 这就要从我的童年经历说起了 。 6岁的时候 , 父亲就去世了 , 母亲选择独自一人抚养我 。 退休的姥爷为了帮衬母亲 , 便骑着车去捡破烂 , 换一些钱来贴补家用 。 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铅笔盒 , 便是姥爷从垃圾里捡来的 , 当时没有体会到 , 现在才发觉那时的自己确实挺可怜 。 出身于这样的家庭 , 在成长的过程中 , 难免会遭人白眼 , 时常感到自卑 。
文章图片
但平心而论 , 作为80后而言 , 小时候接触到的人普遍比较淳朴善良 , 因为穷而受歧视的程度并不严重 。 但现在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 孩子们之间攀比新衣服、新鞋子早就是小儿科了 , 已然上升到攀比家里的住房、父母的车子等等 。 在学校 , 同学之间相互比拼过年过节时 , 家长们给老师送了什么礼物 。
心存顾忌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 , 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差的孩子 , 被同龄歧视几乎是在所难免的 。 小孩子嘛 , 往往是童言无忌 , 不会像成年人一般顾及他人的感受 , 然后再三思而后行 。 与此同时 , 孩子的心灵也比较脆弱 , 一旦遭受了心理上的创伤 , 极有可能会伴随一生 。 方可莉的那位同学便是如此 , 11岁的年纪就患上了忧郁症 , 甚至还写下了遗书 , 着实令人触目惊心 。 在这件事的背后 , 不可否认确实有原生家庭经济条件的因素 , 那么对于那些自身条件一般的适婚男女而言 , 看到这段剧情会作何感想呢?
文章图片
答案因人而异 , 但肯定会有人产生前文所提到的悲观主义 , 给不了孩子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 , 索性就不生了 。 勉强生、勉强养 ,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必然会大增 , 轻则出现厌世情绪 , 重则或许会上演“弑母案”式的人间悲剧 。 可能这么说过于危言耸听了 , 但这恰恰是一些人的生育焦虑所在 , 对生育有所顾忌了 , 出生率自然而然就会持续走低 。
结语
至于该如何破局 , 《底线》注定给不了答案 , 只能说病来如山倒 , 病去如抽丝!
个人观点 , 不喜勿喷 。
- 本以为《底线》江歌案尺度足够大,没想到弑母案才是王者,够狠
- 观众掀起追剧热潮,《底线》为何成为“中国法治题材的破冰之作”?
- 《底线》中“高材生弑母案”警醒万千家长:病态的教育养不出健康的孩子
- 底线第几集是根据江歌案改编
- 换剧如换脸?演完《扫黑风暴》演《底线》,愣是却没认出“海总”
- 熬过15集之后,《底线》终于要上“大菜”了,我庆幸没有弃剧
- 《底线》里3个打酱油的“一级演员”,却撑起了全剧的质量
- 从《余生》到《底线》,“换脸式”演技出圈,章煜奇终于火了
- 底线:江歌案原型的母亲,为何要换成丈夫?被美化的闺蜜就是答案
- 法治大剧《底线》,拍出烟火气的法院人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