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上海百年租界: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欧美租界是怎样的存在?( 三 )


20世纪初 , 清廷退位、民国成立 , 上海租界的发展迎来一个更快速的时期 , 人口几乎每十年翻一番 , 土地房产价格猛增 , 尤其是抗战前十年更甚 。 一家美资公司的土地资产价值 , 在922年为80余万 , 到1932年已超过2200万 。
【爱历史】上海百年租界: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欧美租界是怎样的存在?
文章图片
▲上海大世界曾是中国最大的娱乐城 , 享誉亚洲
1936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夕 , 上海租界内的华人超过170万 , 外国侨民不过7万 。 且这仅是在册人口 , 即缴纳租界税赋的人口 , 不包含流动人口 。
除了人口外 , 经济发展更是突出 。 上海租界的进出口总额一直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 。 1936年 , 租界内工厂数量超5000家 , 也达到了全国半数 。 租界内有商店3.4万家 , 全上海超过7万家 。
上海租界不但吸引了众多外商和银行的投资 , 还成为很多华商发展的首选之地 。 数十家中外银行 , 以及近乎同样多的、来自上海县及外地的钱庄 , 使租界内资本运营和资金存量规模 , 仅次于伦敦、巴黎、纽约 , 成为远东第一金融中心 。
黄浦江边鳞次栉比的各国风情建筑、灯红酒绿的不夜城 , 这些世人熟悉的上海滩风情 , 其实都发生在租界内 , 尤其是公共租界 。 也正因为如此 , 上海才有了“东方巴黎”的美称 。
【爱历史】上海百年租界: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欧美租界是怎样的存在?
文章图片
▲20世纪30年代是上海租界的黄金时代 , 被誉为“东方巴黎” , 是座名副其实的不夜城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上海县1843年的城厢面积近2平方公里 , 人口20万 。 清末时仍有约57万人口 , 1930年时却只剩下11万 。 大量人口迁入租界及周边地区 , 助推租界繁荣的同时 , 也使上海县城之外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城内 , 县治的存在不再合乎时宜 。
1927年 , 由于上海的地位日渐提升 , 国民政府升格为上海县(连同租界)为上海特别市 , 与南京、北平、重庆等几个特别市(类似于直辖市)并列 , 这是上海首次获得如此高的政治地位 。 次年初 , 租界被宣布为上海的特别区 。 1930年上海特别市又改名为上海市 。
【爱历史】上海百年租界: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欧美租界是怎样的存在?
文章图片
▲从租界设立以来 , 人口一直呈现出由上海县城和周边地区流向租界的趋势
上海租界的繁华离不开华人的辛劳与华商的投资 , 但租界当局对华人的歧视和排斥贯穿着始终 。 华人不但享受不到与纳税成正比的待遇 。 连在工部局任职的华人巡捕 , 薪金、晋升等各方面都是最差的 。
民国成立后 , 中国人民反帝反殖民意识的觉醒 , 使租界内华人为争取自身权利而展开了不懈的斗争 。 而租界作为半殖民地的象征 , 随着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 已经在国际上越来越少 , 中国的租界问题更让国人深感耻辱 。
【爱历史】上海百年租界: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欧美租界是怎样的存在?
文章图片
▲著名的上海外滩公园 , 直到1922年才允许“高等华人”入内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与1925年的“五卅惨案” , 租界华人华商联合起来 , 两次通过请愿、罢市等方式 , 向租界当局展示自己的力量 , 迫使租界当局在1926年4月 , 同意工部局董事会增加3名华董 。
1926年 , 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收复汉口后 , 汉口英租界当局与革命军为敌 , 制造“一·三惨案” , 导致三十多名群众死伤 。 在全国人民强烈要求收回租界的呼声下 , 汉口、九江两地的英租界被迫交还给国民政府 。
有鉴于此 , 上海租界出于缓和矛盾、维持租界生存的目的 , 将工部局董事会的华董增加到5名 , 占到11人总名额的近半数 。 此外 , 还取消了诸多公共设施对华人的限制 , 向华人开放更多领域 。
【爱历史】上海百年租界: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欧美租界是怎样的存在?
文章图片
▲位于公共租界的南京路
四、中立的避难所
上海租界直接关系到列强在华利益 , 使得上海在乱世中没有遭受过大的破坏 。 但抗战是一场全面战争 , 上海租界避无可避 , 更是两次直面战争的第一线 。
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和1937年的淞沪会战 , 中日两军在上海市内华界展开激战 。 街道楼宇被炸成废墟 , 无辜百姓惨遭横死 , 更多人无家可归 。 而上海租界却在各方的默契下 , 成为战争中难得的避难所 。
【爱历史】上海百年租界: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欧美租界是怎样的存在?
文章图片
▲上海租界在中日战争保持中立 , 用铁丝网阻断大部分对外交通 , 只留下几个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