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中国古代四大名“侦探”,谁的断案能力才是第一流?( 三 )


但明明是清官的于公 , 怎么就成了大众眼中的神探?
在为其立传的《清史稿》中提了一句:
尝察知盗所在 , 伪为丐者 , 入其巢 , 与杂处十馀日 , 尽得其平时行劫状 。 乃出呼役械诸盗 , 具狱辞 , 骈缚坑之 , 他盗皆远窜 。 尝微行村堡 , 周访闾里情伪 , 遇盗及他疑狱 , 辄踪迹得之 , 民惊服 。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七.列传六十四》
这段引用说明了两个点:一个点是于成龙捕盗贼是好手 。 另一个点是其不惧危险 。
【爱历史】中国古代四大名“侦探”,谁的断案能力才是第一流?
文章图片
于成龙影视形象
但这段引用里面描述的于成龙也只是一个比较出色的官员 , 对于整体而言 , 远不及包公那样的生动 。
那些影视剧上关于于成龙巧妙探案的由来都是从哪里看来的呢?
有一本书 , 叫《聊斋志异》 。
于清端在清朝的名声很大 , 是无数未曾踏入仕途的学子们心中楷模 , 当然也包括了频繁不中的蒲松龄 。
既然在官场上成为不了“于清端” , 那便在自己的小说中长留他的美名 。
于是乎 , 蒲松龄为于成龙排编了两个断案轶事 。
这两个断案轶事都是关于缉捕强盗的 , 故事细节更突出 , 人物肢体语言和神色也更生动 。
【爱历史】中国古代四大名“侦探”,谁的断案能力才是第一流?
文章图片
或许这就是于成龙成为神探的由来 。
综合相关官方典籍对于上面四位探案能力的描述 , 其大体排位可以是:
宋慈、包拯、于成龙以及最后的“传胪”狄仁杰 。
如果还有相关史料能证明狄仁杰真的凭观察力和智慧一年断案数千的话 , 那么毫无疑问 , 头名必定是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