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母亲决定直视遗忘( 二 )


观众的观影评论中 , 有患者家属称 , 从影片中获得了对抗遗忘的力量 , “我的爸爸就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 从这部电影中 , 我学会了怎么面对我和爸爸的将来 。 ”
杨荔钠在拍摄前 , 对阿尔兹海默病家属做过深入的调研 。
“我觉得那些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家属 , 他们的身心也是备受摧残 。 病人的记忆力一天天在减退 , 发病很快 , 有的人可能才过了三五年 , 就完全失控 。 对一个家庭来说 , 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 那种遗忘带来的生活波折 , 性情大变 , 伴随着痛苦、折磨……我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团体、社区服务能介入到病患家庭中帮助他们 , 希望全社会能更多地关注到这些小家的悲欢 。 ”
这是一首生命之歌
献给母亲的歌
《妈妈!》看哭了很多观众 , 吴彦姝、奚美娟两位国家一级演员奉献了精湛的演技 。 电影里 , 在生命最后阶段 , 母女直面疾病和衰老 , 相互扶持的亲情更是感人至深 。
“(《妈妈!》)跟所有的阿尔茨海默病电影一样 , 包括《依然爱丽丝》《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 都是你怎样我都爱你 , 我没有抛弃你 , 尽管你离我越来越远 , 尽管我和你变得越来越陌生 , 但是请你放心 , 我还在 。 我想这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 在这部电影里面也一样 。 这部电影 , 它真的是一首生命之歌 , 是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 ”
在电影里 , 得知女儿得了阿尔茨海默病 , 原本有点小任性的妈妈瞬间变得强大起来 , 开始照顾女儿 。
“一旦生活面临考验 , 母亲就会有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 变得无所畏惧 。 她甚至会说 , 为什么这个病不是让我得 , 我可以替你生病 , 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 。 ”
《妈妈!》对生命终极的哲学思考 , 同样引发深思 。
“电影不仅仅是在关注阿尔茨海默病 , 同时也在探讨人的生老病死 , 关于人类生命的终极问题 。 我想 , 每个人在到达人生终点站的时候 , 都希望自己能好好活着 , 活到最后一刻仍是健健康康 。 显然 , 剧中的母女俩不是 , 她们靠自己的意志力 , 靠顽强的生命力渡过这个难关 , 体验着这个过程中的各种滋味 。 ”
《妈妈!》的结尾 , 母女两人来到海边 , 女儿已处于患病重度期 , 几近失去行动能力 , 而她在妈妈的鼓励下 , 仍然奋力从轮椅上起身 , 摇摇晃晃朝着妈妈走去 , 仿佛变回蹒跚学步的孩童 。 妈妈始终展开双臂 , 在不远的前方守候 。 已经步入生命终章的母女二人 , 好似回到了生命的最初阶段 , 重新做了一遍母女 。
“她们的去向是海边 , 在大海的怀抱下 , 在夕阳的斜照下……很美 。 电影最后触及探讨了一个生命的终极问题 , 就是我们从哪里来 , 又去向哪里 。 ”
这是电影的结尾部分 。 杨荔钠对结尾拍摄过程中 , 吴彦姝、奚美娟两位主演的职业素养赞叹不已 , “她们太敬业了 , 这是老艺术家的风范 。 ”
“两位老师其实都怕冷 , 尤其是奚老师 , 我当时就跟造型指导说要做好防护 。 拍摄时 , 不是夏天 , 海水是有点凉的 。 但到了现场 , 准备好的防护完全没有用 , 两位老师光着小腿穿着鞋一步步走到海水里 , 那一条应该是一条过……”
“在海边的那一段 , 两位老师可以即兴发挥肢体动作 , 那是演员的二度创作 。 我记得小余老师的摄影机一直在盯着她们在水中的倒影 , 我当时就盯着小余老师的机器 , 海浪裹着沙子一浪一浪地拍过来 , 拍在她们的倒影上 , 这时夕阳也慢慢地变冷了 。 我知道也该喊停机了 。 那一刻很美 , 一直都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 ”
本报采访人员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