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为什么叫梗,斗牛梗为什么叫梗( 二 )


对于这个问题,我困惑了很久 。某天在 B 站观看关注某个 up 主的视频时,浏览评论一些聊得火热的梗,get 到后不由得会心一笑,随后也加入斗梗的讨论中 。对此,我初步结论是只有影响力的内容产品,才会在自己的粉丝圈形成亚文化或梗,进而形成氛围 。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我特意找了小约翰可汗在西瓜视频、B 站等平台的视频账号,发现这些账号的同一视频在不同平台形成不同的梗,比如小约翰可汗在西瓜视频的梗更多是新恒结衣,而在 B 站更为人所知的是通辽殿下可汗,也就是说,梗是用户认可产品后,自发生产和传播 。
二、社区的本质是什么正如李少加在《进化式运营》所言,UGC平台的价值基础是为?们提供?个「表达自我」的线上虚拟空间,通过内容来找到同类,进而找到存在感、认同感、尊重,甚至自我实现 。
社区最后归于人性的尊重跟自我实现需求 。人们上来社区,要么追求认同,要么解决问题 。前者占大多数,因为大部分的问题,人们心里都想看看有多长人有同样的想法 。
为什么呢?
社交是人与人打交道,每个人都会基于角色进行交流,甚至对于最亲密的另一半,都会带上面具 。或许只有夜深人静或自己非常信任的人面前,他才会脱下面具,展示真实的自我 。
而社区就可以让脱下面具的人展示真实的自我 。比如知乎最热的失业话题:27岁的人生到底有多无力?
回答这个回答的,多半是刚好处于这个年龄段,或过了这个年龄段,回答自己是怎么度过的 。而消费或评论这些内容的用户,也是这个年龄阶层 。
这使得他们可能有共同的感受,像是在人海茫茫中寻找到知音,进而卸下自己的伪装,展示出自己的焦急以及无奈,这无形中使得他们对社区有了归属感 。
正因为社区有归属感,那么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会将匮乏人群的需求用社区进行承接 。
过去,我一直觉得,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们仅需要打开微信视频,就可以跟父母面对面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趣事 。
但真的是这样吗?
今年过年的时候,我看了一下父母的微信,微信挚友就 100 个左右,绝大多数还是不咸不淡的人,聊天列表的第十位挚友的最近聊天时间停留在几个月前,而朋友圈的动态,一天可能更新不到 10 条,他们很难通过社交渠道获取充足的有价值信息 。
这种人群,就是梁宁所说的 「匮乏人群」,他们微信挚友平均不到 130 人,渴望与人交流与分享,但碍于各种原因,很多时候都找不到聊天对象 。对于他们而言,假如有一个 App 不停地给他发信息,告诉他什么东西有趣、发生了什么事,对他来讲可能不是骚扰,而是关怀 。
正是如此,他们对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的推送非常喜欢,而且也喜欢在留言区说出自己的心声,比如让人给他点个赞,好让他知道有人关心着他 。
三、社区与社交、社群的区别是什么1. 社区与社交的区别提到社区,就不得不提出社交 。它们基本元素很像,都是人与内容 。但区别在于社交更侧重人,而社区更侧重于内容 。
在社交中,我们通过内容打造出一个符合自身需求的人设,比如我微信挚友格半在朋友圈发手账复盘、与粉丝互动的截图等,都是为了打造出一个平易近人的手账达人,而其他用户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消费这些内容,而是借由这些内容去联系这个人设 。在这个过程中,与人联系是主线任务,而内容只是打辅助 。
而社区中,当内容产生后,其他用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消费这些内容,来满意自己的需求,这时候要与人建立联系,也只是为了基于某个爱好点或目的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比如我当时看了知乎网友雎安对鸿星尔克及其鞋子的评价,让我产生了购买鸿星尔克鞋子的想法,但担心鞋子尺码买大了,所以就私聊她问清晰 。在这个过程中,与内容建立联系是主线任务,而与人联系是打辅助 。
所以,在社交产品里人是关系链的节点,像是 「用户A—用户B—用户C」,而社区产品里内容才是关系链的节点,像是「用户A—内容—用户B」 。
基于此,社交更重视即时性,当自己发送消息后,希望对方即时收到并回复,而对于社区而言,内容的沉淀是最重要的,甚至为了生产者者安心创作优质内容,直接取消私信等功能 。
2. 社区与社群的区别社群虽然作为社交的衍生物,而社群与社区更像,成员都是有共同的兴趣或目的,然后进行交流,产生内容 。
但对于内容,社群跟社区也有所区别,社群是IM即时通讯工具,倾向于内容的及时性,但不具备沉淀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