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与鳌拜相比,索额图差在哪里?为何鳌拜被追封,而他却成第一罪人( 二 )


这样一来 , 索额图就成了太子的外叔祖父 。 一直以来 , 对太子的事儿都很上心 , 日积月累 , 在他身边就聚集了一批追随者 , 形成了太子党 。
【历史故事】与鳌拜相比,索额图差在哪里?为何鳌拜被追封,而他却成第一罪人
文章图片
而明珠呢也不示弱 , 他因主张撤藩有功 , 在康熙十六年 , 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 。 而且他也是皇亲国戚 , 康熙的惠妃那拉氏 , 管他叫堂叔 。
惠妃也育有一子 , 便是胤禔 , 而且按理说还是皇长子 。 皇位更替 , 向来立嫡立长 , 胤禔虽然是庶出 , 但他却是长子 。 而且胤禔才华横溢 , 康熙也很看重他 。
他不仅参与了不少军务工作 , 在内政方面也有涉猎 , 大有向太子挑战之势 。 在此基础上 , 又受到了叔公明珠的强势扶持 , 因而形成与太子党对立的一派 , 以图将来有“大作为” 。
【历史故事】与鳌拜相比,索额图差在哪里?为何鳌拜被追封,而他却成第一罪人
文章图片
这样一来 , 索额图与明珠便展开明争暗斗 , 为各自派系极尽拉拢朝廷重臣 , 以增强各自的实力 。
索额图与明珠之间的早期争斗 , 实际拉开了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序幕 。 二人都是朝廷重臣 , 势力极大 , 在当时京城流传着:要做官 , 问索三;要讲情 , 问老明 。 可见 , 二人当时的影响力有多大 。
但在这世界上 , 总有一些孤勇者 , 不惧权势 , 敢于直面黑暗 。 康熙十八年(1679年) , 刑部尚书魏象枢上疏弹劾索额图和明珠 , 说他们各立私党 , 揽权贪纵 , 陷害异己 。
【历史故事】与鳌拜相比,索额图差在哪里?为何鳌拜被追封,而他却成第一罪人
文章图片
康熙对此不可能无动于衷 , 康熙赐了索额图四个字:“节制谨度” , 并指责索额图在平三藩一事上 , 没有一个良策献上 , 警告他“国法俱在 , 决不宽贷” 。
此后 , 索额图也有所收敛 , 于康熙十九年 , 主动请辞 , 帝未允 。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 索额图因徇私舞弊 , 包庇自己的弟弟 , 而被康熙处罚:革除了议政大臣、内大臣、太子太傅之职 , 仅保留了佐领 。 这一年 , 索额图四十七岁 。
然而三年后 , 他又东山再起了 。
【历史故事】与鳌拜相比,索额图差在哪里?为何鳌拜被追封,而他却成第一罪人
文章图片
04太子党事件
索额图被再度启用后 , 也干了一些大事 , 比如《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 他是首席谈判官;康熙在征讨噶尔丹时 , 他也有参与 , 虽然表现不佳 , 喜欢当“逃兵” , 康熙虽还不至于将他治罪 , 但对他已然十分失望 。
康熙对索额图的失望 , 最终还是因为太子胤礽 。 康熙四十年(1701年) , 索额图以年老为由 , 请求退休 , 康熙批准了 。
但他退休的生活并不比在职时悠闲多少 , 作为太子党的核心人物 , 他有了充足的时间为太子之事奔波 , 但太子的事有什么好奔波的呢?都是太子了 , 将来大位不就是他吗?还折腾个什么劲儿呢?
问题就出在胤礽身上 , 康熙在位时间长 , 生生把太子都快熬成老爷子了 , 胤礽着急呀 。 而且他自身问题也很多 , 贪财好利、暴戾不仁 , 在康熙心中的形象不断下降 。
【历史故事】与鳌拜相比,索额图差在哪里?为何鳌拜被追封,而他却成第一罪人
文章图片
更为关键的是 ,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 康熙大封诸子 , 胤禔、胤祉、胤禛等兄弟都授以世爵 , 而且他们都能参与政务了 , 这让胤礽的危机感更加迫切 。
谋逆的火种在胤礽心中越烧越旺 , 再加上索额图从中煽风点火 , 而康熙对他们的行为也产生了重重疑虑 。
比如 , 胤礽的服饰一律选用黄色 , 在接受百官朝贺时 , 实行了两跪六叩礼 , 这些自抬身价的事儿 , 胤礽和索额图可没少干 。 所以 , 康熙对他们也加强了防备 。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月 , 胤礽随同康熙南巡 , 途中重病 , 康熙安排索额图来陪侍 , 这实际是一次考验 。 但他们没有经受住考验 , 被康熙抓住了把柄 。
康熙四十二年五月 , 索额图被抓 , 五月十八 , 康熙发布上谕 , 罗列了索额图多项罪名:
【历史故事】与鳌拜相比,索额图差在哪里?为何鳌拜被追封,而他却成第一罪人
文章图片
“去年皇太子在德州住时 , 尔乘马至皇太子中门方下 , 即此是尔应死处 。 ……尔任大学士时 , 因贪恶革退 , 后朕复起用 , 尔并不思念朕恩 。 即若养犬 , 尚知主恩 , 若尔者 , 极力加恩亦属无益……朕若不先发 , 尔必先之 , 朕亦熟思之矣 。 ”
“朕观索额图并无退悔之意 , 背后怨尤 , 议论国事 , 伊之党类 , 朕皆访知 。 ······伊等结党议论国事 , 威吓众人 。 且索额图施威恐吓 , 举国之人 , 尽惧索额图乎······伊等之党 , 俱属利口 , 愚昧无知之徒 , 被伊等恐吓 , 遂极畏惧 。 果至可杀之时 , 索额图能杀人或被人杀傎未可料 , 虽口称杀人 , 被杀者谁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