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有多高超?

众所周知 , 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是极为高超的 , 但到底高超到了什么地步 , 可能很多人还没有具体而生动的印象 。 在我看来 , 最能体现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的 , 应当是解放战争期间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 。
【爱历史】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有多高超?
文章图片
1948年毛泽东在西柏坡
1、命令东北主力迅速入关 , 切断敌人逃跑的退路
1948年11月 , 当济南战役、辽沈战役相继胜利结束 , 淮海战役中黄百韬兵团已被全歼 , 黄维兵团正在被围歼时 , 以平津为中心的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在屡遭打击后 , 又眼睁睁地看着失去了南北两面的依托 , 军心明显动摇 , 陷入十分孤立和混乱的境地 。
当时 , 身为华北“剿总”的傅作义集团除了一个军位于归绥、一个师位于大同外 , 其余主力4个兵团、12个军连同其他部队总共50多万人 , 分驻在东起滦县、西至张家口的50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上 , 成为一字长蛇阵 。 这些部队只有40%属于傅作义体系 , 其余60%属于蒋介石体系 , 彼此各有打算 。
早在1947年5月20日 , 毛泽东就致电林彪、罗荣桓作出了解决华北问题的规划 , 要东北和华北密切配合 , 逐步建立北满、南满、冀热辽强大的根据地 。 1948年8月 , 毛泽东又在召见聂荣臻和杨成武时提出 , 先解放东北 , 再解放华北 , 因而要求他们配合东北作战 , 拖住华北的敌人 , 不让他们增援东北 。
刚打完辽沈战役这样的大仗之后 , 蒋介石和傅作义都以为东北野战军肯定要好好休整一段时间 , 不可能立即入关 , 所以 , 华北还不至于受到威胁 。 蒋介石曾想把傅作义部南撤 , 以加强徐州一带和长江防线的兵力 。 但他考虑到根据地原在绥远的傅作义可能不愿南下 , 又想继续让傅作义驻守平津 , 以阻挡和牵制东北、华北人民解放军南下 , 有利于他争取时间加强江防 。
南线战局进展很快 , 毛泽东考虑到蒋介石有可能调动华北兵力加强长江防线 , 而同时毛泽东又对傅作义部发动政治攻势 , 派出彭泽湘和符定一劝说傅作义部起义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毛泽东当机立断 , 命令东北野战军主力迅速入关 , 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和天津三处 , 切断敌人逃跑的退路 。
11月20日 , 毛泽东再次致电林罗刘 , 要他们以4个纵队夜行晓宿秘密入关 , 执行隔断平津的任务 。 还特意交代要他们十分隐蔽之外 , 还要他们让新华社和东北各广播台在今后2周内多发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庆功练兵开会的消息 , 以此迷惑敌人 。 同时 , 毛泽东还决定以聂荣臻的名义 , 通过符定一等人 , 要傅作义派可靠代表到石家庄 , 作起义谈判的初步接洽 。
【爱历史】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有多高超?
文章图片
平津战役
2、对不同地方的敌人 , 采取围而不打和隔而不围两种不同的作战方针
傅作义此时表面上虽然通过关系开始接洽起义 , 但他此举的目的其实是想保存实力 , 仍然有可能西逃和南下 , 其中 , 又以西逃的可能性最大 。 据聂荣臻回忆 , 毛泽东为了在东北野战军主力还没入关前 , 不让傅作义部南窜或西逃绥远 , 决定迅速包围张家口和宣化 , 争取在平张线上歼灭傅作义一部 , 迫使他无法南下或西逃 , 这就是战略上极大的胜利了 。
11月29日 , 平津战役打响 , 先由华北第三兵团对柴沟堡等地发起进攻 , 傅作义果然如毛泽东预料的那样调兵驰援张家口并保住西撤的通路 , 由此成功地把傅作义的主力牵制在平绥铁路一线 , 掩护了东北野战军的入关行动 。
根据毛泽东的部署 , 华北第三兵团迅速包围张家口 , 华北第二兵团把傅作义嫡系主力第35军包围于新保安 。 东北野战军迅速指挥所属各纵队 , 以神速隐蔽的行动向关内急进 , 到达冀东集结 。 这样 , 解放军就把傅作义主力分别包围或吸引在北平和张家口地区 , 造成东北野战军主力可以切断平津、津塘之间联系的有利形势 。
毛泽东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战机 , 对正在进行的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形势作了通盘分析之后 , 作出决策:要求东北野战军从12月11日起的两周内 , 对张家口和新保安的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 , 而对平、津、通州则是隔而不围 , 也就是只作战略包围 , 隔断敌人之间的联系 , 而不作战役包围 。 等到所有部署完成之后才各个歼灭敌人 。 他尤其强调不打张家口、新保安等地敌人 , 一面南口以东敌人迅速决策狂跑 。
【爱历史】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有多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