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宋史:景祐党争,推动新政改革

关键词:寇丁之争、庆历新政
前因:寇丁之争
宋真宗晚期 , 宰相寇准与丁谓针对王位继承和刘皇后专权问题发生争斗与冲突 。 由此将士大夫阶层内部的分化引向了党争之列 , 这才有了宋仁宗时期的范仲淹与吕夷简之争 。
【爱历史】宋史:景祐党争,推动新政改革
文章图片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
后果:庆历新政
范、吕两党势力在君权的平衡下 , 此消彼长 。 1041年 , 吕夷简因病辞官 , 范仲淹再次得到重用 , 从此开始了庆历年间的一系列整顿吏治的改革 。
【爱历史】宋史:景祐党争,推动新政改革
文章图片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
过程始末
一丶景祐党争
公元1036年 , 也就是宋仁宗的景祐三年 , 堪称宋代第一人物的范仲淹向仁宗进献了一幅《百官图》 , 由此引发了范仲淹、吕夷简二人的互相攻击 。 这就是宋史上著名的景祐党争 。
最终 , 仁宗为了平衡党争 , 采取了留吕夷简、贬范仲淹的处置方法 , 这样就可以达到“两用无猜“的效果 。 所谓”两用无猜“就是既能发挥吕夷简的圆融谋划特长 , 又利用了范仲淹的铮铮铁骨 。
▲百官图
二丶范仲淹进献这副《百官图》的缘由
两年前 , 耿直的范仲淹刚刚从苏州调回京师 , 升任吏部员外郎 。 他开始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 , 开封府一时间肃然称治 。 可宋朝”冗官“的问题历来就有 , 其中牵扯的关系盘根错节 。 这就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
于是 , 范仲淹将矛头对准了选人用人的宰执大臣吕夷简 。 这副《百官图》就是他的武器 。 这幅图全称《百官升迁次序图》 , 是范仲淹绘制的所有京官的晋升路径 。 他以此指责当朝宰相吕夷简任人唯亲 , 对官员的升迁不公 , 甚至在图中还指明了哪些人是吕夷简私人安排的 。
吕夷简听了心里不高兴 , 可当庭并没有撕破脸 , 只是在背后说范仲淹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迂腐之人 。
面对吕夷简背后的攻击 , 范仲淹见招拆招 。 接下来他连上四份奏章 , 分别从帝王的好恶、选贤任能等方面指出时政的弊端 , 还暗示吕夷简好比汉成帝时期的张禹 , 吕夷简会像张禹造成王莽之乱一样 , 最终“坏陛下家法“ 。
【爱历史】宋史:景祐党争,推动新政改革
文章图片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
三丶范仲淹被贬
对于这样误国的指责 , 吕夷简当场大怒 , 开始在皇帝面前与范仲淹辩驳 。 吕控诉范仲淹“越职言事 , 荐引朋党 , 离间君臣” 。
结交朋党的罪名可不轻 , 这就触碰了宋朝立国的红线 。 因为太祖赵匡胤立国初期就制定了一套祖宗家法 , 严禁大臣结党 。
就这样 , 范仲淹被贬 , 出任饶州知州 。 看到范仲淹遭遇不公 , 很多士大夫都出来为他抱不平 , 最著名的就有秘书丞余靖、馆阁校勘尹洙、馆阁校勘欧阳修等人 。
但也都在“朋党“的罪名下相继被贬 。 反而是谏官、御史们都不敢出声 , 因为台谏多是吕夷简引荐的人 , 如侍御史韩渎和右司谏高若讷等 。 所以 , 若论“荐引朋党” , 双方都脱不了干系 。
【爱历史】宋史:景祐党争,推动新政改革
文章图片
【爱历史】宋史:景祐党争,推动新政改革】▲宋仁宗
而仁宗的态度表面看是遵从了吕夷简的意见 , 处分了范仲淹 , 可其实是将君权置于党争之上 , 发挥了最后仲裁的作用 。 因为仁宗第二年就罢免了吕夷简的相位 。
仁宗正是利用范仲淹等这群激进的改革派 , 打击了吕夷简等守旧势力 , 为谋划已久的庆历新政扫除障碍 。 果然1043年 , 范仲淹再次得到重用 , 从此开始了庆历年间的一系列整顿吏治的改革 。
【爱历史】宋史:景祐党争,推动新政改革
文章图片
▲范仲淹
四丶士大夫与皇权达到了平衡
这就是宋代党争不同于其他朝代的一点 , 既没有与宦官集团勾连 , 也不曾与皇权对抗 , 而是士大夫不同组合之间的内部分歧 。
这样的好处是士大夫在分歧中互相监督 , 与皇权达到了平衡 , 就不会出现宦官专权或者政局不稳的情况 , 标志着士阶层的功能发挥到了最大限度 。
结论
景祐三年的范、吕党争实际上就是两个士大夫集团的分歧与冲突 , 凌驾于党争之上的君权得以自由调和矛盾 , 推动新政改革措施的施展 。
【参考资料】《百官图》《景祐党争》《寇、丁之争与宋真宗朝后期政治》